赵孟頫说:“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段论述被认为是对笔法和结字关系的精准总结,受到后世推崇。后世学习书法无不以笔法为根基,以结字为个性。
笔法是书法的基础,千百年来,历代书家无不以坚实的笔法功力创造出风格各异的作品,但是来到当代,真正能悟得笔法真谛者寥寥,更多的人沉浸在精准临摹的认知当中,忽略了自然书写,养成了描绘画的错误习惯。
特别是在当今展览体浪潮的驱使下,夸张的线条,奇肆的结字,强烈的对比,都打乱了自然流畅的书写节奏,让笔法走向扭曲。
在这种大环境下,坚守笔法正道显得尤为可贵,其中崔寒柏与张旭光两位先生可谓深得笔法三昧,成为当今书坛的笔法强者。
笔法不是简单的用笔技巧,而是书法最本质的语言,是书法有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根本,是几千年传承的书写智慧,没有笔法,书法就失去了灵魂。
崔寒柏先生认为笔法是为自然书写服务,而非为塑造笔画形态服务,笔画形态只是正确使用笔法自然形成的结果。
在这种理念的加持下,崔寒柏先生非常反对精准临摹,他认为今人与古人在习惯、文化、技术、认知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不可能完全进入古人的世界,也就不可能写的和古人一样,所谓的精准临摹的本质是用描绘画的方式去复刻古人书迹,这是违背书法本质的。
他认为临帖的重点应该是对笔法的学习,要探究古人作品当中的笔法痕迹,研究古人的用笔道理,而非纠结于是否写的像古人。
崔寒柏先生认为只有悟得正确的笔法,才能够摆脱古人框架的束缚,真正打开书法之门,进入自由、自我的创作境界。
观崔寒柏先生的创作,无不为他娴熟而精妙的笔法所折服,用笔如蜻蜓点水,轻松灵动,但是线质却浑厚劲健,入木三分,毫无流滑羸弱之感。
张旭光先生的笔法与崔寒柏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笔锋掠过纸面,粗细、枯润、曲直竟能一笔而出,显示出他娴熟且高超的笔法功力。
观张旭光先生作书,方才理解黄庭坚观船夫摇橹而得笔法的真谛,张旭光先生笔法正是黄庭坚笔法的再现。
张旭光先生的书法法度森严,气韵高古,节奏激荡,情感饱满,这一切都依托他对传统笔法的理解和掌握,正是笔法的加持成就了张旭光先生今日的书法成就。
崔寒柏先生和张旭光先生是当今书坛少有始终坚持传统笔法的书家,他们不随波逐流,而是沉下心来研究笔法本质,这种态度值得每个书法爱好者学习。
笔法的真谛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表达,崔寒柏的字有理,张旭光的字有情,他们都通过笔法传递着对书法的理解与热爱。
当今书坛若要多出精品,就必须重视笔法传承,在这方面,崔寒柏和张旭光两位先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笔法是中国书法的基因,崔寒柏、张旭光等书家的价值,就在于他们守护并发展了这一基因,他们的探索为当代书法指明了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