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我妈退休才知:工龄长不是关键,关键是单位这3坑,养老金少一半
一到退休,我妈的心情格外的高涨,就连上班时心态都不一样了,可是等退休后兴冲冲的办理完手续才发现养老金低的可怕。
我妈跟她的闺蜜一对比才发现,单位很重要,平台很重要,分析来分析去发现问题的关键是自己的单位有三个坑,导致自己的养老金少别人一半。
我妈可怜巴巴的拿着3000多元,可是别人却拿着6000多元,生活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完全不一样。单位哪三个坑呢?一起来看看:
01,实际工龄和养老保险工龄不一样
最近从9月1号开始社保法规定,无论双方协商还是劳动者单方承诺,任何“不缴社保”的约定都是无效的。
这是彻彻底底的维护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因为有的人实际工龄和养老保险的工龄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比如说我妈她实际工作从20岁就开始算起了,可是查查养老保险工龄也就不到30年,也就是说前十几年养老保险压根就没有交,也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而且时间很久无法取证,也只能认了。
想要维权的路不够麻烦和上火的,所以,退休后虽然少,但是也看淡了。再来看看第二个坑:
02,养老保险基数不一样
我妈的闺蜜,人家的养老保险基数是与工资有关系的,也就是说是一个好单位,是严格按照社保法规定执行的,她的工资慢慢的从2000元涨到了8000元的缴费基数,也从2000元涨到了8000元。
可是我妈不一样,她的缴费基数一直按照当地的最低档来缴费,所以工龄又少,养老保险基数又低,交的钱又少,能拿3000块钱已经不错了。
有些有很多单位只是给员工交养老保险,但是具体怎么交,按照什么比例交,按照什么缴费基数交,丝丝毫毫的算计用工成本,所以这些坑也将影响未来的养老金。
03,工作不稳定的坑
其实我妈造成养老金不高这种现象很普遍,还有单位的第三坑,那就是工作不稳定。
当年,我妈也是在一个国企工作,后来裁员!倒闭,下岗,后来又自谋职业,后来又找了个单位工作。
总之,我妈的工作断断续续,历经数个单位,工作的不稳定,带来了养老保险缴费的不稳定,所以,想要高养老金更是无从谈起。
反观她的闺蜜比较幸运,在同一个国企工作一直干到了退休,于是她的工龄不光长而且还稳定,这一点是我妈无法比拟的。
所以,一个好的单位,一个好的平台,一个可以稳定干到退休的单位,一个按照规定缴纳社保的单位,才是员工领取高养老金的好单位,即便是混不上一官半职,就是普通基层员工养老金也五六千,也不错了。单位的这三个坑给弥补了,企退养老待遇自然上来了,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