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最愁的三件事终于有解了。
养老金补发到账还没捂热乎,又传出来年继续上调、医保报销比例提高、社区养老全面铺开的实锤消息。
这波操作直接戳中老年人钱不够花、看病太贵、没人照料的三大痛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2.8亿,平均养老金替代率却不足45%,跑不赢CPI涨幅的日子要终结了。
养老金的"18连涨"确实解渴,但水从哪来更值得细究。社保基金2021年收支缺口达6200亿,靠着财政补贴才维持运转。这次上调底气来自国企股权划拨的2.68万亿战略储备金,相当于给养老钱箱加了把安全锁。比起日本连续12年冻涨养老金,咱们这波操作算得上硬核。不过要警惕个别地区把高龄补贴变相算进普调基数,河北某县去年就闹过这种"数字游戏"。
医保报销范围扩大藏着民生温度。第七批国家药品谈判把肝癌用药仑伐替尼从1.68万砍到3240,这刀砍在药企暴利上,却给患者省下真金白银。南京鼓楼医院试点门诊透析全免费,尿毒症患者月均自费从3000降到200。但跨省结算的玻璃门还在,隔壁老王去上海带孙子,异地拿药还得先垫钱再跑腿报销。
社区养老搞成"15分钟生活圈"才是真本事。北京朝阳区搞的"养老家庭床位",把助浴车、康复师直接送进家门,比住养老院省心。可别学有些地方搞面子工程,投百万建的日间照料中心整天锁着门。深圳搞的"时间银行"倒是新鲜,存600小时志愿服务就能兑换养老服务,年轻人陪老人唠嗑也能攒养老资本。
政策善意落地最怕歪嘴和尚念经。上次养老金中央调剂,某省把钱挪去补社保窟窿被审计署抓现行。这次得盯着看经济困难地区会不会耍花招,别让好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缩水。社区养老不能光盖房子,得配专业护理员。现在持证养老护理员才32万,缺口至少200万,得赶紧把工资提上来,别让这行当总是"青春饭"。
老年人现在活成了大数据里的VIP。支付宝上线"退休码"三个月,1700万老人学会手机预约挂号。社区食堂搞人脸识别结算,孤寡老人三天没来吃饭自动触发预警。科技是好,就怕步子太猛扯着淡。上海弄的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半夜误报把老人送急诊的乌龙得少点才好。
这届银发族要的不只是活着。老年大学报名挤崩服务器,钢琴课名额三秒抢光说明问题。广场舞场地争夺战该有个解法了,广州把高架桥下空间改成舞蹈区算是动真格。老龄化不是洪水猛兽,日本70岁出租车司机满街跑,咱们的银发经济也该换个思路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