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清风拂过鹤城区城北街道,香樟树下,老旧小区的院落里灯火通明。数十位居民围坐一圈,社区干部与大家促膝交谈,从小区停车难到楼道灯维修,一件件民生关切在热烈讨论中浮出水面,又在坦诚交流中寻找解决之道。这便是湖南怀化市城北街道全面推开的“居民夜话”活动,一个在夜晚亮起灯火的治理新平台。
城北街道老旧小区众多,治理任务繁重。为夯实治理根基,今年来,街道党工委以9个社区为单元,全面铺开“居民夜话”,将议事平台直接搬到居民身边。干部们俯身倾听,居民敞开心扉,民情民意在面对面交流中畅通流动。截至目前,街道通过开展各类“夜话”活动收集涉及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物业服务等各类问题200余个。一个个问题被收集整理,汇成清晰的问题清单,更转化为一份份明确责任、限时解决的“交办处理清单”——小问题社区“马上办”,复杂难题则整合街道资源协同攻坚,力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两张清单”构成了治理闭环的脊梁。清单不仅是记录载体,更是责任的具象化。问题从何处来,归何处解,处理进展如何,皆在清单上一目了然。这背后,是街道对居民诉求“能第一时间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处理”的郑重承诺。茅谷冲和平里小区居民唐军云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有难处不知找谁,现在干部主动上门听,路灯坏了隔天就修好,夜话真管用!”
“居民夜话”之效,不仅在于问题的逐一化解,更在于治理生态的悄然重塑。它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凝聚群众的主心骨,让干部从办公室下沉到楼栋之间,深刻践行“民呼我为”的担当。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社区凝聚力在一次次真诚对话中得以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也因群众智慧的注入而获得源头活水。
“以前总觉得干部离我们远,现在夜话里一坐,心就近了。”桥头村小区居民杨斐喻的话道出朴素心声。当治理重心下移,当干部“身入”基层、“心至”群众,居民群众的满意便汇成治理效能最真实的标尺。这些夜晚亮起的灯火,映照出干部与群众双向奔赴的真诚,更照亮了基层善治的崭新通途。
灯火映照之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命题,正落实于这些充满烟火气的院落夜谈。城北街道“居民夜话”以最朴素的方式证明:当治理的根基深植于群众的沃土之中,当干部的脚步真正丈量民生的温度,基层治理的探索,便能在每一盏夜话灯火里找到最坚实的支撑。(姜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