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两名日本人穿着旧日军军服,在街头模仿南京大屠杀的暴行,甚至挥舞道具刀作砍杀状。这一幕被拍摄并流传至网络,引发愤怒。但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行为在海外竟未被法律禁止,甚至被某些人轻描淡写地辩解为“言论自由”。历史可以被讨论,但绝不能被戏谑,尤其是涉及数十万无辜生命的惨剧。
网络上常有声音呼吁“不要仇日”,认为过度强调历史会破坏中日关系。但真正的友好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当日本右翼不断挑衅——无论是街头表演,还是政府高调介入台海问题——所谓的“友好”更像是一种要求受害者沉默的霸权逻辑。我们并非要延续仇恨,而是拒绝遗忘与歪曲。
近年来,日本大幅增加军费、修造航母,并在防卫白皮书中将中国列为“最大威胁”。更令人警惕的是,其政客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试图复刻历史上的扩张逻辑。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若缺乏警惕,相似的悲剧仍可能以新的形式上演。
有人质疑:“事情过去那么久,何必耿耿于怀?”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仍在世,他们的伤痕尚未愈合。那些街头表演者、右翼政客的行为,无异于在尚未结痂的伤口上撒盐。愤怒不是源于仇恨,而是对逝者的尊重,对历史的敬畏。
西方对纳粹符号的禁忌极为严格,却对日本军国主义象征的挑衅行为视而不见。这种选择性“宽容”暴露了国际话语权的不公。中国的声音需要被听见,历史的真相必须被捍卫,否则类似的羞辱仍会继续。
记住历史,不是为了活在仇恨中,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年轻一代需要了解过去,但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让国家更强大,让历史不再被轻慢?唯有实力与清醒的认知,才能确保和平不被践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