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前,他常说:早发现、早干预,关爱自身健康!可体检后,他却感叹:别指望花几百块就能查出所有疾病!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4年7月,北京一名女性法律从业者的经历引发全网热议。她连续十年定期体检,却在癌症晚期才被确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5亿人参与体检,大家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究竟收获了什么?
当公众开始质疑体检的实际效用时,体检机构爱康国宾的回应不仅未能平息舆论,反而将整个行业推向信任危机的风口……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一、女律师癌症事件原委
张女士从事法律行业多年,自2013年起便根据行业协会安排,在爱康国宾进行年度体检,连续十年从未间断。
图片取材于网络
她始终认为,律师行业节奏紧张,体检是保障健康的必要手段。因此,每次报告出来,她都会认真听取工作人员解读,唯恐遗漏任何细节。而体检中心的反馈始终是身体状况良好,无明显异常。
然而,2024年因腰部持续疼痛,她前往医院做专项检查,却被诊断为“右肾透明细胞癌”。这一消息令她震惊不已——自己每年都体检,为何会突然罹患癌症?
图片取材于网络
她翻阅历年体检报告,发现2023年报告中有一行小字注明:左肾可能存在错构瘤,右肾存在钙化灶。
由于对“错构瘤”和“钙化灶”缺乏了解,她特意向爱康国宾的医生咨询,对方仅草率回应称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担忧。
图片取材于网络
然而,原本被判定“正常”的右肾最终发展为癌症,令她难以接受。尽管内心痛苦,她仍选择积极面对现实,接受了右肾切除手术。但病魔并未就此止步。
2025年春节期间,张女士腰部疼痛加剧,难以直立行走。再次就医检查后,结果令人震惊:癌细胞已转移至脊柱,需进行骨骼置换手术。
图片取材于网络
她反复思考:如果2023年医生能提醒一句“建议进一步做CT检查”,如果体检机构能主动提醒“某些指标需关注”,是否能提前半年甚至一个月发现?带着满腔愤怒,她决定起诉爱康国宾。
事件迅速引发关注,爱康国宾随即作出回应,强调检查结果准确无误,不存在漏诊或误诊。
图片取材于网络
原本是各执一词的争议,却因爱康国宾集团创始人、CEO张黎刚在发布会上的一番言论,彻底激化了公众情绪。
图片取材于网络
二、一句话引发热议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爱康国宾召开媒体说明会,原以为能澄清事实,结果张黎刚的一句话却引发更大争议。他表示:别指望几百块的体检能查出所有疾病,体检无法替代专科医生的诊断。
图片取材于网络
张黎刚进一步解释:去医院确诊某种疾病,通常需要花费数千甚至上万元。当你期望几百元的体检能查出所有问题时,这种想法是否现实?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番话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毕竟体检套餐价格有限,项目也存在局限。爱康方面也解释称,其本意是澄清公众对体检的误解。然而,网友并不买账,认为这是在推卸责任。
民营体检机构正是以“经济实惠”为卖点吸引客户,企业入职体检通常选择正规医院,而选择民营机构的用户,大多是图价格亲民的普通人或被“低价早癌筛查”广告吸引的中老年群体。
图片取材于网络
对于刚入职的年轻人而言,体检可能是入职流程的一部分;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体检承载着“早发现、早治疗”的期望。这种回应,无疑让每年参与体检的5亿用户感到失望。
更令人不满的是,张黎刚并非首次发表类似言论。早在2018年,他在行业大会上曾揭露行业内存在“护士冒充医生做超声检查”“抽血后直接丢弃出具报告”等问题。
图片取材于网络
当时,人们认为他敢于直言,如今再提“几百块查不出所有病”,就显得格外讽刺。当年批评同行不规范,如今自己陷入争议却以“价格低”为理由,这种“双标”令人难以接受。
爱康国宾的回应不仅未平息质疑,反而唤起更多人对体检行业的不满。公众开始反思:体检行业究竟存在多少“猫腻”?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三、体检行业乱象频发
张女士的遭遇曝光后,不少网友纷纷讲述自己的体检经历。有人表示:同事患有糖尿病多年,体检时血糖却被显示为正常,第二年单位更换了体检机构。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还有网友称:母亲在确诊肺癌前一年刚刚完成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结果第二年却确诊癌症。原本以为“早筛查、早安心”,最终却毫无作用,令人痛心。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另一位网友分享:单位组织体检需抽血,结果工作人员发生争执,血样洒落一地,但最终仍收到验血报告,令人质疑检测的真实性。
图片取材于网络
其实,“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并非不懂。将150元的基础体检与7000元的深度筛查相比,谁都知道后者更全面、更专业。
真正让张女士及广大网友愤怒的是,2023年体检报告已提示“右肾钙化灶”,医生却轻描淡写地表示“正常”,未建议进一步检查。若当时医生提醒一句“建议做CT确认”,她是否能避免病情恶化?
图片取材于网络
在体检这件事上,公众的诉求其实并不复杂:既然收取费用,就应认真检查。护士不能冒充医生,抽血不能随意丢弃,异常指标不能草率带过,拿不准的情况应建议就医,而不是为图省事随意糊弄。
这些要求真的高吗?不过是服务行业的基本准则。但在体检行业,却成了奢望。
图片取材于网络
笔者认为
归根结底,公众并非不能接受“几百块体检查不全”,而是无法接受“收了钱却不认真查”。人们也并非要求体检取代医院,只是希望体检能真正起到“预警”作用,哪怕只是提醒一句“这个指标有异常,建议去医院复查”,也是一种尽责。
体检本应是健康的“守门人”,如果连最基本的责任都做不到,迟早会让5亿体检用户彻底失望。届时,别说几百元的体检没人买,即便是高价套餐,又有谁还敢相信?
希望张女士的经历能成为行业警钟,推动体检行业减少套路、增加诚信。别让体检沦为“心理安慰券”,别让公众的信任被一点点消耗殆尽。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谁的健康都经不起敷衍。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参考资料:京报网:2025-08-14《律师曝体检10年无事确诊癌症晚期!爱康国宾回应》红星新闻:2025-08-14《“体检10年未查出癌”当事人最新回应:允许爱康国宾公开其超声资料,要求同步公开检查者资质》澎湃新闻:2025-08-14《别指望几百块体检什么病都查出来?爱康董事长言论再惹争议》
图片取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