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就业情况不好,不少国内学生和家长对学历这个事看空,觉得我花了这么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孩子在就业这件事上也挺无力的,整个就失望了。连带着对整个后续的教育规划都处于迷茫和困惑期了。
有这种短期的迷茫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暂时还没看到出路,所以困惑。外加自己对整个社会和行业还有信息差。所以看不真切,会犹豫自己选的这条途径是不是对的?
所以,每当有人问,今年还值得出国留学吗?往往有这种问题的要么是考虑的东西太多了,要么就是自己信息源比较闭塞,周边的环境没让自己觉得好起来,顺带着把压力情绪留给了家里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一要去考虑留学的本质和意义到底是什么,二要看目前市面上有钱甚至有权的那部分人又是怎么做的?如果你这都想明白了,你其实也可以坚定不移了。
No.1 留学的本质是主动退出安全区,重新去冒险!
很多人在问留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很多答案其实不对,或者太粗浅了,有人说是为了之后能有更好的工作,有的是为了把学历堆高,有的是为了避免国内内卷的环境。这些都只是其中一个附加项罢了。
留学本质上,还是向内求的一种表现,你之所以想留学,是因为你不想在安全区了,你想主动退出你的舒适区,选择继续冒险,去博弈一份你暂时还看不到的收益。而这份收益可能学生自己还看不明白,需要不断通过看世界,看自己完成认知升级才能有所悟。但部分家长可能提前了解到了这方面的好处,趁年轻,还是得去折腾,重塑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去,不要被当下的泥泞给拘谨咯。
留学的意义往深了想,其实是让你去琢磨,你是谁,你如何看待世界?是为了认识更真实的你自己的。
并不是目前国内大环境下,物欲下,功利的,我留学是强化自己的学历,堆名校的背景,解决自己之后的信任背书问题,然后为接下来的求职,婚姻,甚至更进一步的孩子的教育做铺垫这种。这种只是目前国内大环境下的一种主流选择罢了。
但主流的选择也可能是迷失的选择,毕竟国内的学生和家长其实都挺累的,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而活。做父亲的,自从小孩出生后就没了自我了,只要当下混的稍微好点的,都是一整个为了家庭。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搞钱上,提升整个家庭的底气而去。做孩子的也难,一直要读读读,什么年纪做什么年龄段该做的事,一生都被裹挟着前进,无论是否名校,都一样,拧不过大环境的势,很少为自己而活。做母亲的也累,别看有些孩子的母亲不工作的,但人家又是孩子的教育规划师,又是家里的财务管理师,她要抢在孩子之前去了解各种升学途径,甚至信息面这种。还要给家庭提供润滑剂,协调家里的整个情绪。
一整套流程下来,就问谁不累?你所知的表面越和谐的家庭,越上进的家庭,其实都在为彼此负重前行。不能说不好吧?彼此都在付出,但为什么好的话,大家都这么累了?问题出在哪?
想的明白还好,想不明白的有些孩子就内耗了,出精神方面的问题了。说实话,现在国内的高速发展,温饱都不是问题,那么温饱之外,我们是不是可以,或者说有机会去追求更多的尝试?哪怕就是给孩子或者给自己1-4年左右的这种时间?接触下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生活,再重新定义下自己,未来要怎么更好的生活,怎么去找那个新的平衡?
No.2 国内那部分比较顶级优秀的家庭,尤其是有钱有权的都是怎么做的?
目前来说,对于国内这部分高净值家庭的父母来说,出国留学依然是标配。尤其是那些直接放弃高考途径,高中就提前规划部署国际学校的那部分家长,出国留学的规划是他们给子女另一个形式的成年礼,这个成年礼是让孩子获得新的圈层身份,以国际学生身份桥梁世界的新身份。
这类家庭,往往父母的信息面筛选信息的能力比较强,从他们接触的人群以及自身整个收入来说,他们有机会为孩子做好提前铺路,未来世界变数太大,孩子具备随时换轨的能力是他们需要的。
最简单的例子,为啥疫情后,上海这边稍微富有的那波家庭基本都跑了?那是因为他们遇到突变时,有提前的身份和退路,本身已经提前完成了全球资源的配置了。孩子提前读国际学校,只是为了未来的无缝衔接而已。
对于有权的家庭来说,他们又是另外一种考虑,他们把留学当成是对体制外风险的一种对冲机制。毕竟你有权的也不会一直有,行情一直变的,尤其是你退下的那天,人走茶凉,提前送出国,其实是在一种变局中寻找一种软着陆的方案,的确是太多的这类家庭孩子都是出去的,尤其是英国和澳洲这种。他们避免让子女在体制内,远离权力或商业的链条。从而更好地生活下去。对他们来说,孩子可能不需要再成功了,体面的退场,规避退休后的余震反而是更好的。
虽然出发点都不一样,但路径都是一致的,背景好的,条件好的,经济能力好的,有充分信息源的,能看清当下社会一些本质的优质家庭,都在给孩子配置留学途径。让他们出去,寻找更多机会,就像现在的很多国内公司和企业一样,都在寻找出海的机会。谋一份新的机会。
对有些还不够聪明,或者并不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普通家庭来说,哪怕去跟风,去模仿也是对的。毕竟有一句话是有天大道理的,你可以不相信有钱人的人品,但请相信他们的眼光。他们一直在做有价值的事情。
选择不去留学的,其实反向来思考下,很多是不能去,被迫筛选下来的罢了。如果可以,谁又不想多条出路了?
总了个结:所以啊,留学这件事,你要想着去逆袭,想着就业体面,从此改变人生轨迹,想着去改变人生,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你可能要的太多了,要的越多就求而不得。但你换一种方法重新去考虑,你的规划是让孩子有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你托举了孩子,让他或她站在你的肩膀上,看到你不曾看过的风景,哪怕一次,哪怕就一年,对你的我的他的来说,也总归是好的吧。
留学生往往都具备一种能力,就是无论他们最后身在何处,都能做出更自由,更清醒,更真实的选择。其实这种机会是一家人互相成全,在同一条战线得来的。只要有一方脱轨,留学这件事就干不成。
PS:单独文书服务只剩最后的2份了,有需要的加我具体聊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