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家长时常会陷入迷茫——感觉自己被时代做局了,上学的时候总被教育懂事,不让父母操心,为人父母之后又被网络鸡汤教育“养育不是真恩,托举才是”。
在这样的网络文化渲染下,80后家长们对教育的焦虑也越来越严重了,一方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又要焦虑自己是否有托举子女的能力,但在多少个夜深人静下,这些家长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托举?
而北京的一位宝妈,晒出了她心目中关于“托举”的真正答案,这位宝妈分享了一组令人动容的照片,画面中女儿捧着两张崭新的北京身份证亲吻,而宝妈的配文也耐人询问——“我女儿不用愁高考了”。
“我女儿高考不用愁了”,北京宝妈晒女儿亲吻身份证照片
小小的两张身份证,却拍出了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滋味,事实上,北京户口的含金量有多高?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
而这位宝妈除了感慨女儿高考的轻松之外,更多的也是感慨自己一路来的努力和坚守,才终于换来的自己和女儿把北京变成“第二故乡”的美好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宝妈的祖籍是在河南,而她的努力,让女儿高考的所在地从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晋升成了相对轻松的北京,不仅意味着孩子未来面临的高考竞争压力将大幅降低、录取机会显著提升,而且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也大大提高。
这份不易为人父母深有体会,特别是对“托举”二字颇有执念的80后家长,为了子女的未来铺路,这份北京户口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呢?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考取当地编制,都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坚持。
而她的成功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也为子女创造了更优渥的教育环境,评论区网友对此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羡慕这位妈妈的远见和能力,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托举”;也有人质疑这种做法过于功利,会给孩子传递错误的价值观。
但如果我们把改变子女户籍当成真正的“托举”,就会发现这种托举也有高下之分,在河南、山东、河北这样人口大省来看,北京、上海、天津的户籍已经是最令人羡慕的“托举”了。
可在这篇帖子的评论区,还存在比北京户籍更令人羡慕的“托举”——拥有国外ip、且享有这些国家的永久居留权。
真正有价值的托举,应该是内外兼修的培养
就像评论区ip在新西兰、美国等地的网友,他们对北京户籍已经没有丝毫羡慕了,因为在他们的角度来看,这位宝妈纵使让女儿参加高考的竞争程度大大减少,但自己的父母可是让自己一辈子都不用参加高考了。
不仅不用参加高考,还能有多种选择:可以选择在多国间自由流动,甚至以海外身份申请中国顶尖高校,享受相对宽松的录取条件,这种国际化的教育策略,对普通家庭而言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无论是从河南“逃到”北京,还是直接摇身一变成为国外ip,这些现实都在无形之中加剧普通家庭的焦虑和无力,他们既没有能力改变户籍,又无法为子女提供额外的教育资源,只能通过督促子女更加努力学习来弥补这种先天不足。
“托举”子女本身无可厚非,每个家长都希望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条件,但改变户籍就是真正的“托举”吗?相比之下,真正有价值的“托举”,应当是既关注外部条件的改善,也注重子女内在素质的培养。
那张被亲吻的北京身份证,承载了一位母亲对女儿未来的期望和付出的艰辛,在高考制度改革到真正弱化、打消户籍对高考的影响之前,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家长像这位宝妈一样,为了子女的教育前景而奔波努力。
这既是对现行制度的适应,也是对更公平教育的期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的未来不再过多地取决于他们手中的身份证,而是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能力和努力。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