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由云南潇梅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昆明伊诺仟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抗战题材短剧《已读未回的百年》,在云南玉龙湾影视城隆重举行开机仪式。出品方代表巩潇,制片人张瑞丰、郭晨、烟老师,监制丁一帆,编剧范迪,导演杨铮,联合导演许刚,执行制片人韩臣,统筹韩佳璇、统筹助理龙若清,领衔主演林远尽,主演巩潇、丁一帆、曹阳、刘斐然、吴昊威、曾语瞳、杨子霖、许刚、古宛鑫、时浩钧等主创悉数亮相。昆明市官渡区文旅局分管领导、玉龙湾康谷副总经理李琛、太平新城街道教体文旅岗负责人王晓毅等嘉宾到场祝贺。
创新叙事:一封家书,穿越百年共鸣
《已读未回的百年》大胆采用“书信串联时代”的沉浸式叙事手法,讲述了当代青年何丛偶然与一组跨越民国的珍贵家书产生深刻联结的故事。剧集通过何丛的视角,巧妙打破时空壁垒,将观众带入烽火连天的云南抗战岁月,生动勾勒出云南各族儿女同仇敌忾、投身全民族抗战的宏伟历史画卷。
群像风骨:个体微光,铸就民族记忆
该剧致力于对历史场景进行具象化、深情化的呈现,镜头将聚焦于战火纷飞年代里云南大地上的中国军人、文人志士、普通百姓乃至懵懂孩童。通过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坚守与牺牲,剧集深刻描绘了中华儿女不屈的精神风骨,有力印证了“个体记忆汇聚成民族历史”的宏大命题。
铭记与传承:胜利80周年的深情致敬
在严谨考究的历史细节基底之上,《已读未回的百年》以剧中几封承载着血泪与信念的典型“家书”为情感纽带,将何丛在不同历史断面的震撼见闻与现实思考紧密交织。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该剧旨在将“铭记历史、致敬先烈”的核心价值观传递至全社会,深情呼唤“每一个未被记载的生命都值得被铭记”的人文情怀,让伟大的抗战精神与爱国热血在代际之间永续传承。
《已读未回的百年》不仅是一次影像创作,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剧中以家书为钥匙,开启尘封的抗战记忆,让当代青年何丛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每一封“已读未回”的信笺,都承载着烽火年代普通人的血泪与信仰。制作团队将以严谨的历史考据为根基,用横屏美学强化史诗感,通过沉浸式叙事让观众亲历云南大后方的抗战图景——从军人血洒疆场的悲壮,到文人以笔为枪的坚韧,再到孩童在硝烟中成长的微光。“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那些被岁月模糊的名字重新闪耀,让‘个体记忆汇成民族史诗’的命题震撼当代心灵。全体主创必将倾注匠心,不负历史重托!”导演杨铮说道。
“出品这部短剧,源于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叩问。‘已读未回’四字背后,是千万抗战志士未竟的家书、未诉的衷肠。”出品人巩潇发言时提到,聚焦云南这片热血土地,正是因为它作为抗战大后方,见证了全民抗战的磅礴伟力,“剧中那些未被史书记载的平凡生命,恰恰是民族精神的真正脊梁。潇梅文化以‘让历史照进现实’为使命,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愿以这部作品唤醒社会对英雄的集体追忆,传递‘每一个牺牲都值得被铭记’的温度。”
目前,该剧已进入紧锣密鼓的拍摄阶段,一众主创将倾力打造这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诚意之作。让我们共同期待《已读未回的百年》揭开尘封记忆,奏响穿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来源/云南潇梅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编辑/郭旭、杨子明
一审/陈波 马疆南
二审/卢钢
三审/尹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