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泰国军购案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焦点。短短数天内,瑞典“鹰狮”战斗机的出口协议风波、相关军演数据的公开、泰国政军高层的表态和全球局势的变化,让这场原本被外界视作“板上钉钉”的军购案,再次充满悬念。多家国际军事智库的最新分析显示,泰国空军战斗机换代项目的背后,不仅是武器装备的技术较量,更是地缘政治、体系化作战理念和国家安全利益的激烈博弈。2025年8月初,瑞典外交部、泰国国防部、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以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均对外发布了涉及东南亚战机市场的新动向。事态发展之快、利益纠葛之复杂,令全球军事观察者高度关注。
泰国的“鹰狮”难题:合同未签,风险先至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引用瑞典驻泰国大使馆的最新声明,瑞典政府“尚未就出口泰国新一批鹰狮战斗机做出最终决定”。而就在一周前,路透社还援引泰国空军高层称,双方将在8月签署采购4架鹰狮的新合同,首批预算高达195亿泰铢,后续将分阶段扩充至12架。这一度被视为泰国空军F-5、F-16退役后的最优解。
但瑞典国内的政治变化、南美订单暴增、泰国邻国局势起伏,让这份合同变得扑朔迷离。哥伦比亚顶住美国压力,刚刚敲定16架鹰狮大单,总价36亿美元。秘鲁也在7月中旬宣布以35亿美元采购24架鹰狮,且全部贷款采购。瑞典萨博公司产能迅速吃紧,鹰狮生产周期拉长,泰国合同优先级骤降。
瑞典外交部长施特纳加德日前在欧洲议会发言时指出,泰国有义务承诺“鹰狮”不得用于地区主动进攻,否则瑞典会考虑冻结交付。而泰国与柬埔寨边境摩擦升级,令外界担忧一旦爆发冲突,瑞典是否会像对亚美尼亚那样,限制鹰狮关键系统升级乃至远程停用功能,让泰国空军重金购入的战机变“摆设”。
国际军事数据库FlightGlobal的2025年7月更新数据显示,当前在役鹰狮A/B/C/D/E五个批次中,除巴西外,绝大部分用户都面临零部件供应和后勤保障时间拉长的问题。瑞典国内鹰狮E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泰国即便成功签约,也面临交付遥遥无期的尴尬。
体系作战考验鹰狮“独立性”神话
泰国最初选择鹰狮,看重的正是其“第三方”属性,既不彻底倒向中美,也规避了北约体系的高昂成本和复杂条款。但一场现实的体系作战演练,击碎了泰国空军高层对鹰狮的幻想。
2025年6月,央视大型国防纪录片《攻坚》首次公开中国空军体系化对抗演练细节。歼-10C在强电磁压制和全程“理想化隐身目标”条件下,通过空警-500预警机、三军通用数据链、PL-15E远程导弹等体系支撑,成功“击落”蓝方隐身机目标。演练全程,蓝方隐身机无任何操作失误,堪称极限测试。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体系化作战模式已成为中国空军常态。歼-10C、歼-20、枭龙Block3等多平台协同,信息共享、超视距打击、远程预警支援,令单一平台的隐身优势大幅削弱。兵棋推演数据显示,完整体系支撑下,四代战机对隐身战机交换比能从1:8提升至1:2.5。体系作战的优势,已在巴基斯坦空军得到初步验证。
2023年雄鹰演习期间,巴基斯坦歼-10CE编队在中方“铁网”体系支撑下,对模拟隐身目标拦截成功率高达83%。ZDK-03预警机、枭龙Block3的KLJ-7A新型雷达、PL-15E远程导弹数据链互通,初步实现了“传感器-射手”分离作战模式。这意味着,单靠鹰狮等三代半战机,难以在体系化空战中保持独立优势。
“鹰狮”全球市场的真实困境
瑞典萨博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鹰狮系列订单总量虽有新增长点,但产能压力巨大。哥伦比亚、秘鲁的订单均以“瑞典贷款”方式达成,巴西本土装配线消化了大部分生产能力。瑞典本国空军也在加快鹰狮E的换装进度。泰国空军采购的优先级不断被压缩,后勤保障体系也面临经验不足的压力。
更为棘手的是,鹰狮“独立性”神话正在被现实击破。2024年亚美尼亚空军苏-30SM受限于俄方技术支持断供,导致机队长期“趴窝”;阿根廷更早期采购法国“超军旗”,因西方制裁失去零部件供应,战机彻底报废。泰国空军内部多名将领在接受《曼谷邮报》采访时坦言,无法忍受战机被“远程封锁”的风险。
路透社军工版块的最新分析认为,萨博公司为争夺泰国订单,曾向曼谷方面承诺本地化服务和维护体系,但随着全球产能吃紧,这一承诺已被大幅缩水。泰国若再遭美欧地缘压力,鹰狮后续升级和武器兼容性都将受限。仅有的11架现役鹰狮,也难以独立支撑未来空军作战需求。
歼-10CE“替补”身份的战略价值
泰国空军为何迟迟未与中国签署歼-10CE采购合同?这背后既有预算、后勤体系兼容、导弹标准等客观因素,更有地缘政治的复杂考量。美国长期将泰国列为“非北约主要合作国家”,对泰军购实施分层管控。F-16V价格高企,F-35出口直接被否决。在财政预算仅39亿泰铢(约1.2亿美元)的现实下,泰国空军首批只敢采购4架鹰狮,且需分期付款。
与此相比,中国歼-10CE虽然单价低至5000万美元,但泰国如若采购,需建立全新后勤和武器体系,初期投入大、转型风险高。中国导弹体系与北约不兼容,意味着武器库需全盘重建。但泰国陆军早已成为中国武器“老客户”,武器标准融合的经验逐步积累。未来,若鹰狮合同生变,歼-10CE有望成为唯一实用选项。
2025年7月底,巴基斯坦空军对歼-10CE体系化作战能力公开表达高度认可。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拉合尔军事论坛上指出,歼-10CE在体系化支撑下,具备与五代隐身机对抗能力。消息在东南亚多国军方引发关注,泰国空军多名高层也在不同场合表达对中国解决方案的兴趣。
泰国空军“隐形短板”与未来抉择
泰国空军的真正短板,并非战斗机平台本身,而是体系化作战能力的严重滞后。最新公开数据表明,泰国空军预警机数量仅6架,覆盖率不足30%。数据链标准俄式、欧式、以色列系统混杂,兼容性极差。远程导弹库匮乏,“阿斯特拉”导弹最大射程120公里,难以应对现代空中威胁。
瑞典鹰狮若再受限,泰国空军将面临“有机难用”的尴尬。体系建设滞后,导致即使获得苏-57、F-35等五代机,也难以发挥最大作战效能。印度空军早已陷入类似困境,苏-30MKI升级缓慢,阵风战机仅36架,远程作战能力严重不足。印度国产AMCA五代机项目进展缓慢,首飞推迟至2032年,量产遥遥无期。
中国空军体系化作战理念已彻底改写东亚和南亚空军力量对比。空警-500预警机、PL-15E远程导弹、三军通用数据链、人机协同作战能力,令歼-10CE、歼-20、枭龙Block3“组团”作战成为现实。人工智能辅助决策、量子通信等新技术加持,让单机隐身性能的权重降至40%,体系探测效能成为决胜关键。
巴基斯坦“复制中国模式”压制印度,泰国能否跟进?
2025年7月巴基斯坦空军发布的最新军演视频显示,歼-10CE、枭龙Block3、ZDK-03预警机已实现数据链互通。4架预警机可协同指挥全境防空网,PL-15E远程导弹覆盖印度主要空军基地。巴基斯坦在体系化作战能力上正加速追赶中国步伐,逐步形成对印度的“非对称优势”。
《简氏防务周刊》分析认为,巴基斯坦空军体系能力提升,已对印度形成实质性威慑。印度空军虽装备苏-30MKI、阵风等多种机型,但体系协同能力严重不足,数据链、预警、电子战、远程火力等环节均落后于中巴体系。即便未来获得苏-57等五代机,实战效能也难以充分释放。
泰国军方内部多次派员观摩巴基斯坦与中国联合演习。多名泰国空军技术骨干向《亚洲防务观察》透露,对中国体系化作战方案的兴趣日益浓厚。泰国若能借助歼-10CE平台,逐步引入中国式体系作战理念,将有望弥补鹰狮体系短板,全面提升空军现代化水平。
泰国的“最后窗口期”
2025年8月初,泰国空军面对多重抉择。瑞典鹰狮合同悬而未决,交付周期遥遥无期,“远程锁车”风险难解。美方明确拒绝F-35出口,F-16V价格高不可攀。俄制战机因美欧制裁、零部件断供,维护成本高企。唯一现实选择——中国歼-10CE,正以体系化作战能力和高性价比,成为东南亚多国关注的焦点。
泰国空军F-5、F-16退役缺口高达85架,现有11架鹰狮难以独立支撑空域防御。在国际军贸格局深刻变化下,泰国能否抓住“最后窗口期”,实现体系化转型,是决定未来空军强弱的关键。
军事智库RAND Corporation在2025年7月发布的东南亚空军现代化趋势报告中指出,未来十年,纯粹依赖单一高端平台的国家,将因体系协同落后而失去空中主动权。体系对抗、有人-无人协同、信息火力一体化,将成为现代空战胜负手。泰国军方若能及时调整战略,借助中国体系化平台,实现体系升级,或将在东南亚新一轮空军竞赛中占据先机。
中国空军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日益成熟,巴基斯坦的快速跟进,瑞典鹰狮的现实困境,全球军贸格局的深度调整,让泰国空军的选择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与紧迫。未来几个月,泰国会否再度反转,将歼-10CE推上主角舞台,值得全球观察者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瑞典叫停对泰国战机出口,担心被中国防空系统击落,沦为阵风第二
2025-08-14 13:27·军武次位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