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XI LIANG?西凉
前言:一场“让不让路”的大戏,惊动了全网
大家周末好呀,今天继续和大家吃吃瓜。|
广西防城港最近上演了一出现实版《权力的游戏》,不过主角不是王子公主,而是一个开着奔驰的女司机和一个倒了霉的普通市民。
起因很简单,就是在小路上会个车。
你以为是礼让三分、车来车往?不,现实是:奔驰女司机突然“亮证”,语气嚣张地说——“你再不退我就拿证了哦。”
对面那位平头哥一句“拿证了不起吗?”把她彻底点燃,随后发生的事,堪称一场基层执法与网络监督的“翻车大赏”。
一张证,一句威胁,一场风波,结果不仅让司机夫妇翻了车,还顺带把派出所、消防站、镇政府拉下了水。
01
一张执法证,谁给她的底气这么硬?
要说这年头什么最金贵?不是奔驰,也不是你穿多少金戴多少银,而是——“我认识人”+“我有证”。
但亮出来的这张“证”,真不是她的。
官方通报清清楚楚:这张《行政执法证》属于她老公黎某某,一名消防员。不是她的。
她丈夫犯了个大错——把执法证随便扔在私家车上,结果老婆拿来当令箭用了。
你说这像不像村口大喇叭喊的那种:“执法权不是你家的传家宝,也不能随车标配。”
更离谱的是,女司机还嚣张到直接喊出对方的家庭住址。
于是网友炸锅了:这信息哪来的?难道警务系统开挂了?
官方调查表示:不是系统查的,是女司机的父亲侯某海认出来的,说是“远房亲戚”。
哦?这么巧?800米外的村里人都能精准定位,那你咋不去当导航?
这种“我爸认识你妈”的操作,怎么听都像在侮辱群众智商。网友都在喊:要不来个DNA?
02
删视频、要道歉,怎么反倒成了被欺负的是错的?
事情发酵之后,网友“平头哥”一开始也没打算大张旗鼓,他找了派出所、找了镇政府、找了热线——结果所有人都告诉他:找别人。
最终,他无奈上传视频,曝光真相。这下好家伙,几百万播放,舆论风暴一来,当地终于“有动静”了。
不过这动静来得不太对劲——不是处理问题的人来了,而是深夜派出所带着当事人找上门,要求删除视频、道歉,还吓唬说“你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这时候咱就想问一句:您不是来处理纠纷的,您是来灭火的吗?那怎么灭的是老百姓的声音?
事后官方说:过程合规,执法仪有记录,就是沟通方式不规范。呃……“不规范”三个字,真的是个神奇的词,万能盖章。
你看看,“不规范”能擦掉官威、“不是查的”能解释信息泄露、“随车放置”能甩锅失职……这不是基层治理,是基层玩文字游戏。
03
百姓不是没理,是没“后台”——维权为何那么难?
这个事儿最扎心的地方不是车没让成,而是这位平头哥一路维权碰壁,最后靠网络才换来一句话:“我们会查。”
如果没有视频、没有行车记录仪、没有网友热议,这事儿就这样埋了。而最可气的是,有问题没人解决,一发声却被劝删帖。
不是没人受伤,是没人“看见”你受伤。
而这场“逼让风波”揭开的,其实是三个层面的问题:
- 公权力的边界感缺失:执法证说用就用,说借就借,简直像饭卡一样随便刷,完全无视制度严肃性。
- 基层响应机制失灵:百姓投诉时没人理,等网上火了才忙不迭地“统一口径”,不仅被动还心虚。
- 信息保护的薄弱性:靠嘴就能“认亲”拿信息,那咱以后是不是谁都能被随便查?
你看,普通人不是不讲道理,只是道理讲了没人听;不是不信制度,而是制度经常不理你。
所以,网民的愤怒不只是冲着一个女司机,更是对这层层推诿、层层糊弄的“潜规则”的反感。
结语
别把权力当成吓唬人的玩具,别让公平靠走红才被看见
这个奔驰女司机事件,说穿了就是一场小路口的让路纠纷,但翻出来的,却是整个基层治理和公权管理的漏洞。
人们之所以愤怒,不是因为奔驰,而是因为那张“证”背后代表的是:“我有靠山你别惹我”。大家在意的,不是你亮了什么证,而是——我遇到同样的事,有没有人帮我说句话?
别让维权成了“拼命三郎”的游戏;别让道理一定要靠播放量来撑腰。
我们希望的社会,是在你有理的时候,不用靠网友的热度,也能有法律的温度。
写在最后的一句话:
别再试图用“拿证吓人”的套路走天下了,普通人不怕证,怕的是这个社会不再讲理。
欢迎关注个人网易号,分享读博日常、旅游美食,热点唠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