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证姐的一句话,撕开了多少特权的窟窿?一句要不然,我就拿证了哦,让乡间小道的行车纠纷,演变成了全网追问的法治考题
乡间的小道,两车的对峙。陈先生已经主动靠边让路了,奔驰车上的女司机却冷脸甩出一句:要不然,我就拿证了哦!
见对方没有被吓住,同车的男子张口就报出了陈先生的家庭住址和姓氏,此时距冲突开始,不过几分钟而已。
这是7月22日发生在广西防城港江山镇的真实一幕。当陈先生质问拿证很了不起吗,他还没意识到,自己撞上的可能是一张隐形的权力之网。
她左手攥着证件晃了下,右手的手机屏幕就对着我。陈先生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关键的画面。更加让他脊背发凉的是:自己常年在外生活,对方仅凭车牌号就精准掌握了其隐私的信息。他当即怀疑遭遇了公职人员滥用职权。
这个在田间地头长大的汉子开始较真了。他先跑到乡政府纪委举报,工作人员摇头:不是我们的人!
转身又走进防城港市公安局江山边境的派出所,民警反问道:你怎么确定他们通过内部手段查你呢?;拨打12345政务热线,得到了更加魔幻的定性:属于个人的素质问题,不涉及职务的违法。
投诉无门的七天后,7月31日下午,陈先生把视频甩上了。400万的播放量像滚雪球般疯涨,终于撬动了僵局,不过是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
视频发酵的当晚,陈先生老家大门被敲响了。时针指向22:00,门口站着两名民警、奔驰女司机及其同伴等五个人。要求很直接:立即删除视频,公开道歉。
不删就按治安管理条例处理!你侵犯人家隐私了!电话那头的民警声音严厉。陈父亲看着这群不速之客,手都在抖。
这个在外打拼多年的男人最终服软了,删视频后又补发了一条打码版,最后甚至录了六分钟的道歉视频。
在镜头前他的声音发颤:我错在不该挡奔驰的路...错在对方亮证的时候没有害怕...每一句对不起都像被砂纸磨过喉咙一样。网友听得心酸:这哪是道歉啊,分明是精神压迫的实录。
当奔驰车男子三句话扒光陈先生隐私的时候,一个核心问题浮出水面:普通人拿车牌就能查住址吗?
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在办案的时候,通过全国机动车信息系统可以依法查询车主的信息。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点明了关键。
但是查询必须基于法定职责、审批留痕、范围受限的三大铁律。像会车纠纷这种私人的冲突?门都没有!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刘凯律师补充了更严峻的后果:非法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最高可以判七年徒刑。若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查询,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轻则警告记过,重则直接开除。
那本引发风暴的证件同样迷雾重重。封面行政,执法字样如果属实,女司机的行为已经踩中两条红线了:
证件为真:在非公务场合亮证施压,违反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权益,面临撤职开除的风险;
证件是假:则涉嫌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起步三年有期徒刑,最高十年封顶。
更讽刺的是,当陈先生被民警深夜上门施压的时候,律师指出了程序漏洞百出,传唤需要出具书面传唤证,检查住所得有检查证明的文件,而这两样关键的文书,陈家人压根没有见到。
8月1日,防城港市公安局边境管理支队终于发布了通报:成立了工作组调查。但这份姗姗来迟的声明并未能平息质疑。
截至8月3日,陈先生账号所有维权的视频消失殆尽,最新动态只留下了一句无奈:目前家里和我都安好...处理结果请关注官方的通报。而网友的追问早就已经刷屏了:
证件谁发的呢?封皮行政,执法隶属哪个单位呢?
信息谁查的呢?是女司机自己操作还是有人协助呢?
出警谁派的呢?深夜上门要求删视频有无审批呢?
警力为谁所用呢?不查侵权先压舆情,逻辑何在呢?
防城港乡道的扬尘已经落下,但是特权思维的阴霾还未散。当证件异化成为私人的武器、车牌秒变成隐私的钥匙,每个普通人都不禁要问:明天路上遇见亮证姐,我该让的是车呢,还是尊严呢?
陈先生并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着无数普通的个体,面对疑似系统内力量时的渺小与无力。投诉无门(乡纪委推、派出所拒、12345定性的个人素质)、被精准的扒底(车牌变隐私钥匙)、深夜被登门拜访(警力出动要求删帖)。这过程精准的戳中了大众的生存焦虑:规则对谁有利呢?力量为谁所用呢?遭遇不公,我能走通哪条路呢?
本文依据广西边检总站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公告、澎湃新闻、四川在线、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等媒体报道及律师公开解读撰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