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大概十点多,本·古里安机场的夜空突然被两声巨响撕开了——高超音速导弹的残骸燃起了火,整个机场一时间变得像按下了暂停键。国际航班全线停飞,据说可能一直瘫着到九月底。
你要说这事儿稀奇吗?其实这已经是短短三天内第二次发生了。以色列一直觉得拿手的防空系统,突然就露了怯。这种“防不胜防”的失控感,我说实话,就算是退伍多年的兵,也会心头一紧。这次,可能真是中东棋局又要重新洗牌的前兆了吧。
回头看看这几天,胡塞武装可真是够狠的——又是“巴勒斯坦-2”高超导弹从也门直接冲着本·古里安机场来,上一发刚被媒体炒过,这一波又连着到访。那速度,16马赫,听起来特别科幻。
网上说能从北京飞到广州也就是眨眼功夫。以色列不是吹,真调动了“箭-3”拦截,可人家导弹就算被拦下,残骸照样把机场搞瘫了。你想啊,所有航空公司都得闪人,这场面,哪还有什么“以色列速度”可言?
其实胡塞武装这几乎就是明着说:“加沙一日不安,我们导弹一日不停。”说得直白。偏偏以色列老百姓里头,快有一半人不觉得加沙有饥荒,这种认知差距,被胡塞玩得明明白白。军事打击带来的可远不止这点破坏,心理、社会、政治各个层面,全被搅进来了。
这几天我刷新闻,国外的风向也开始变了。美国今年赶上大选,嘴上说支持,背地里特使都跑加沙去了,还要查粮食分发。欧盟都在考虑是不是把以色列踢出科研合作圈,法、英那些老资格国家,嘴风也开始松动,不排除承认巴勒斯坦国。就德国还卡着,说扛着历史包袱要“挺以色列”,可新闻里说,支持军援的人也就剩一小撮。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国际盟友们的那根线真的在松。
高超音速导弹到底厉害在哪?老实说,我第一次听说能飞16马赫的导弹还是懵懵的。后来一看介绍,说用什么乘波体气动、还能在末端做蛇形来回变向,简直像打水漂。箭-3再先进,对这种高机动目标,顶多也就是碰碰运气。
你要是算账就更离谱,一发“巴勒斯坦-2”造价估计才一万五美金,结果以色列每拦一次花三百多万。有时候想想,这跟“蚂蚁掏墙脚”有点像,一锤锤砸你经济根子。想拦都拦不住,真是气得人直跺脚。
这还不止。胡塞用的这种“穷横”打法——低成本反复消耗你高价系统,不停折腾,以色列现在每日GDP都得亏进去一大块,机场停着、出口赶不上、营收损失没法算。如果真拿哈马斯那种地道爆破、再加上北面的真主党牵制,内外加一起,以色列现在的军队就像四面透风,哪还有底气喊“加码报复”?
再想想认知这一块,胡塞除了导弹,嘴炮也是杠杠的。他们直接讽刺以色列“吃饱了还否认加沙没人吃饭”——全球舆论一看,顿时谁也回不过来。现在的数据很真实:袭击一发生后,撑以色列的国际媒体声音掉了三成多,而挺巴勒斯坦的涨了不少。我有时候也搞不懂,这世界怎么一下就分两边了。
国际局势更是乱成一锅粥。美国没以前那么铁,欧盟也摇摆,法英嘴上喊公义,其实私底下都在做防线调整。德国家有自己的执念,可支持力量快干了。这一系列变化,看着就让人唏嘘。中东这摊子事,也许要走进“新冷战”的节奏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咱们中国。老实讲,看了这波操作,我其实不光是服气胡塞技术,也觉得他们搞认知战有一手。我们就得提前打造自己的防线,既要有高超武器,更要能堵住信息和舆论上的漏洞。
这日子越来越讲究又快又准、又能说服人。前阵子我们东风-17、星空啥的,跑得都不慢,但要真碰到“穷横”打法,还得把数字化、自动拦截这些做得更好。世界已经不止打装备了,心态、认知、联盟、人心,哪一样丢了都吃亏。
最后唠一句,我当兵的时候就知道,打仗打到最后,比的不光是谁武器牛,更多的是谁能熬、谁能团结一心,还有谁能让别人也相信自己。中国讲究的就是独立自强,讲理还不怕事。我希望咱们能走得稳、活得久,这可能比什么新武器都靠谱。
对了,说了这么多,你脑子里是不是也有点想法?你觉得要是高超导弹真普及开了,中东、甚至全世界还怎么安生?再说说,如果有一天中国也碰上这种消耗战,咱们的招是不是够用?留言区见吧,也欢迎抬杠讨论,哪怕吐槽老李也没事。
顺便预告下,下期准备聊聊“流动导弹发射平台”这玩意儿,别眨眼,咱们下回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