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梅,今年四十六岁,初中毕业,嫁在我们小县城已经二十多年了。
丈夫叫刘建国,比我大三岁,是个工地上的小包工头。我们的婚姻算不上多幸福,但也过得去,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儿。
因为丈夫家里兄弟姐妹多,我做小儿媳,婆婆公公早些年就住在我们家。
我在县城一家超市做收银员,工资不高,但比较稳定,能补贴家用。公公前年去世后,婆婆身体一直不好,基本都由我照顾。
丈夫常年在外带工地,家里大事小事全靠我。婆婆嘴硬心软,平时话不多,但遇到事总是先想着大儿子一家。
大哥刘建新和嫂子王敏在乡下,日子比我们紧巴些。常来县城串门,婆婆总让他们住我们家。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家里热闹的时候,却没有属于我的一席之地。
我和丈夫都是普通打工人,日子一天天过得平淡又琐碎。婆婆的身体状况,让我压力倍增。女儿成绩一般,每天放学我都要帮着辅导功课。
生活中,我时常觉得自己像个陀螺,不停地转,却始终得不到一句认可。
可是想想父母年纪大了,娘家也帮不上什么忙,我只能硬撑着过下去。直到那一天,婆婆把大儿子一家接来住进我家,彻底打破了我苦苦维持的平衡。
02
那天我下班回家,刚进门就看到婆婆坐在沙发上,旁边坐着大哥一家三口。嫂子王敏低头玩着手机,大侄子刘乐在那翻着我的杂志,家里顿时显得比平时拥挤许多。婆婆见我进门,只淡淡说了一句:“梅啊,建新他们这阵子在城里找活,住咱家几天。”
我心里咯噔一下,明明知道婆婆心疼大哥一家,可她从没跟我打过招呼。丈夫这会还没回家,家里的饭已经做好,我只好硬着头皮招呼大家吃饭。吃饭的时候,大哥和嫂子一直聊着他们在镇上找工作的难处,婆婆则一再劝他们别着急,“你们住着就是,家里宽敞。”我听着这些话,心里五味杂陈。
晚饭后,大哥一家在客厅看电视,女儿要做作业却找不到安静的地方。我只好让她去我卧室写字。到了晚上,嫂子还说:“梅,你家这床挺软的,我和建新睡你们这屋吧,你们母女去小房间挤挤。”我愣住了,婆婆也跟着劝:“乐乐还小,咱家房间多,挤一挤就行,都是一家人。”
我忍着委屈,带着女儿收拾东西去了小房间。夜里,看着女儿委屈巴巴地说“妈妈,我明天能不能去姥姥家”,我一时哽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第二天清晨,我特意早起做饭,嫂子却嫌菜不合口味。“你们城里人吃得清淡,哪有咱乡下人实在。”我只好苦笑着又炒了几个菜。婆婆则在一旁帮腔:“敏儿喜欢吃啥就做啥,家里不差那点油盐。”我看着婆婆对嫂子的笑脸,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丈夫回家后,发现家里突然多了三口人,脸色也不太好看。他悄悄拉我到阳台,说:“你忍忍吧,妈就这么个脾气,大哥他们也不容易。”我咬咬牙,心里早已满是委屈。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哥一家住下不走,嫂子越来越随意。家务活全扔给我,饭菜不合口味就挑刺,甚至把自己的脏衣服丢给我洗。婆婆还护着嫂子:“她平时在家就是干惯了重活,来咱家是歇歇的。”我看着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变成了别人的“临时避风港”,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有一次,女儿放学回家,书包被大侄子扔在地上,还被嫂子数落:“一个女孩子家,书包用得这么旧,还不如给乐乐用。”女儿委屈得哭了,我实在忍不住,和嫂子吵了起来。婆婆听见动静,立马不分青红皂白地数落我:“梅啊,人都说一家人和气生财,你怎么这么小气?”我气得直发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晚上,丈夫回家,我把白天的事说了,他却只说:“妈都那么大岁数了,你就别和她计较了。大哥嫂子他们也只是暂住几天。”可我知道,这“几天”根本没个头。
更过分的是,嫂子看到我工资卡放在卧室柜子里,竟然偷偷拿去买了新衣服。等我发现时,她还理直气壮:“反正都是一家人,钱放着也是放着。”我气得发抖,找婆婆理论,婆婆却只说:“你们嫂子没什么心眼,就是想着你们家条件好点,帮衬帮衬也没啥大不了的。”
我觉得自己像个外人,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很久,心里反复想着,这个家到底是不是我和女儿的家。
终于有一天,女儿发烧了,我连夜带她去医院。嫂子还在一旁冷嘲热讽:“小孩子娇气得很,一点小事就跑医院。”婆婆也只顾着大侄子睡觉。那天晚上,我抱着女儿,心里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了女儿的衣服和学习用品,给丈夫打了电话:“我带着孩子先回娘家,你们自己过吧。”电话那头,丈夫愣了一下,半天才说:“你这是闹哪样?”我只说了一句:“你自己想想,这个家到底谁才是主人。”
回到娘家,妈妈看到我,满脸心疼。她一句话没问,只是默默帮我安顿好女儿。我一觉睡到天亮,心里反倒轻松了许多。
这三天里,丈夫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语气从最初的生气,到后来的焦急,再到最后的无奈。他说:“你不在家,妈没人管,家里乱得一塌糊涂。你回来吧,行不行?”
我沉默了很久,只淡淡说:“你不是一直觉得我小题大做吗?现在知道家里离不开我了?”丈夫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低声说:“咱家离了你,真就不成了。妈也后悔了,说不该让大哥一家住那么久。”
我没有立刻答应,只说:“你自己想明白了再说,我不是保姆,也不是这个家的佣人。我带着孩子,不能再受这种窝囊气。”
这三天,婆婆也打来了电话。她先是生气,说我有本事就别回来。后来又打电话过来,语气软了很多:“梅啊,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你回来吧,妈以后听你的,不再让他们住了。”
我知道,婆婆其实也不是坏人,只是心疼大儿子,但她从没真正把我当成家里人。娘家妈劝我:“孩子还小,不能总跟着你受委屈。你跟建国好好谈谈,日子还得过下去。”
我思前想后,觉得生活就是这样,谁都不容易。我不是不想回去,但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不是可以随便指使的“外人”。这个家,既然让我付出,就该有我的尊重和地位。
03
最终,我带着女儿回了家,但这一次,我和丈夫谈清楚了:以后家里大事必须商量,不能再让别人随便住进来;我的付出需要被看见和尊重。婆婆见我回来,态度也缓和了许多,主动向我道歉。她说:“梅啊,妈的确偏心了,以后再不会了。”
生活没有彻底改变,但我也学会了为自己争取。大哥一家很快搬了出去,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丈夫对我也更体贴了些,女儿也变得开朗起来。
有些事情,或许永远没有绝对的答案。家,终究要靠彼此的理解和尊重才能维系。我明白了,女人的坚强不是忍让,而是要学会用自己的方式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而我,不会再轻易委屈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