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还没过完三分之一,中美博弈的节奏却已经提速到了“倒计时”的级别。特朗普重返白宫,打响“对华加税第一枪”,紧接着就是一次关税的大升级。而这一次,中国没有再忍让,反手就甩出了一道狠招。贸易战只是热身,真正的较量,显然在台海——而现在,美方已经选定了两位“帮手”,中国也早早布下了“硬菜”,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摊牌。
美国摆好阵:日本、菲律宾成“前哨站”
3月下旬,美国国防部长亲访菲律宾,九个军事基地的开放权限几乎相当于在中国家门口插了一排旗子。吕宋岛距离台湾本岛不过数百公里,稍一发力,美军的战机就能在几分钟内抵近台海。而日本这边也不甘示弱,不仅增加防务预算,还和美国举行了史无前例的“硫磺岛纪念军事检阅”。日本的120多个美军设施早已成了“印太基地群”的中枢。
这两位盟友一个南一个北,加上关岛核潜艇基地、F-35的部署、以及美国空军的远程打击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标准的“三向夹击”态势。美方还强调所谓“灰色地带冲突”,并要求盟友加大“前沿部署”,把南海、台海与东海当成一个统一战区看待。
如果说,这是一盘棋,那么美国已经亮出了它的“先锋”和“车”。
中国不再藏牌:台海摆上“硬菜”
面对美方动作,中国没有多言,而是直接上演了一场气势十足的实战演练。4月初,东部战区出动76架战机、15艘舰艇,从封锁航线到模拟打击,毫不遮掩地在台海展示军力。这场名为“海峡雷霆-2025A”的演习,不光有实弹射击,还发布了全英文通告,显然就是要让外界听得懂、看得清。
从金门模式到“岛控模式”,中国的操作越来越主动。仅4月一个月,解放军在台海周边出动飞机531架次,其中347架次穿越所谓“中线”;海军舰艇则执行出海任务237次。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种清晰无误的信号:中国已经不只是“回应挑衅”,而是开始“塑造局势”。
与此同时,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编队也没有闲着。6月,山东舰突破至日本专属经济区,航母舰载机多次起降,展示出海上制空与远程打击的组合能力。这不再是例行巡航,更像是一种“行动前的战术预演”。
台海局势升温:真正的焦点浮出水面
台湾方面感受到的压力前所未有。7月的“汉光演习”拉长到10天,首次将预备役、民防演练和实战模拟合并,动员2.2万人。预设情景甚至包括指挥系统被摧毁后如何接续指挥链。这种“备战感”,不是为了面子,而是真实的焦虑。
另一方面,G7外长在联合声明中删去了“一中”表述,只提“台海和平稳定”。美国对台军售不断,日本和菲律宾不断“亮剑”。多国在台海“踩线”,让局势变得越来越像是“赛点”前的僵持。
但很多人没注意到一个细节:中国军费虽不高调,但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7%以上。2025年,中国军费达到了历史新高,并且将重点投入海空力量、远程导弹和反介入系统。光是东部战区的一次演习,其消耗就超过以往全年海训资源的20%。
这个时候,“硬菜”已经端上桌了。
结语:中美博弈,不是虚张声势,而是“摊牌前的沉默”
现在看,中美之间已经不是“是否对抗”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摊牌”的问题。美国选定日本和菲律宾当“桥头堡”,试图在中国家门口布下围栏;而中国则主动亮剑,打破以往“被动应对”的套路,把力量摆在明面上。
但摊牌不一定是战争,也可能是意志的较量。军事演习、贸易战、话语权之争,背后比拼的是战略判断、动员能力,还有一个国家敢不敢打持久战的信心。
台海不是赌桌,而是试金石。谁虚张声势,谁就先露怯;谁能静得下心,谁就有机会主导下一盘大棋。
2025,注定是中美博弈最关键的一年。而这场棋局的每一步,都影响深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