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月1日,武汉大学发布情况通报,表示已成立工作专班,正在对肖某某纪律处分、杨某某学位论文等进行全面调查复核。
通报中最有力度的一句话是“学校充分尊重司法判决结果”,这意味着学校再无和稀泥的可能,推翻之前的对肖同学的记过处分已成定局。
而鉴于此事的持续发酵,已然危及武汉大学的百年校誉,不排除学校为了挽回之前在此事的苟且态度和错误决策,而断臂求生,拿出最大的力度进行问责。当初参与对肖同学进行处分的是谁,最终是谁拍的板,很可能都会成为应对和平息舆论的牺牲品。
很讽刺,武汉大学当初为了平息舆论而匆忙对肖同学下了处分,而如今又为了平息舆论而对肖同学平反。武汉大学真的是丢尽了颜面。
而杨某媛,已经注定成为弃子。她事实上已经社会性死亡,但最大的致命伤在于,她的学位论文存在严重的造假和注水,一旦学校启动调查,根本经不起考验。正常情况下,学校不太可能对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赶尽杀绝,但学校现在自身难保,再不可能手下留情。所有的信息都已经摆在网上,气氛已经烘托到这个地步,学校已没有回转余地。等待杨某媛的,就是前途尽毁,身败名裂。
她射向肖同学的所有子弹,都会反弹到她自己身上。这么说吧,她的下场,就是她是对肖同学穷追猛打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2、
不确定杨某媛会不会后悔,但她肯定想不到,当初她挟“性骚扰”以令学校,自以为可以玩弄肖同学和学校于股掌之中,但事实上她其实是最不重要的一环。学校可以抛弃一个肖同学,一样可以像垃圾一样抛弃杨某媛。
值得一提的是,杨某媛那篇粗制滥造、水平拙劣的论文,通过于2024年5月,大约是图书馆事件发生的半年后,这两件事是否有关联,很是值得一问。否则公众很难理解,武汉大学毕竟还是一所985高校,这种水平的论文如何能通过?很难想象,杨某媛为何像着了魔一样,一定要致肖同学于死地,甚至不惜和学校对立,赌上武汉大学的家丑外扬,她的核心利益诉求究竟何在?
如果把两年事串连起来解读,或许可以产生隐秘的联系。
单纯“社死”一个低年级学弟,对杨某缓来说,意义并不大,她本人也得不到实质性的利益。我个人不太相信有网友所说,杨某缓是为了立女权人设,爱出风头,或者出名然后直播带货,这些毕竟太过遥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件事上,她下的赌注不可谓不大,她一定有着更直接更清晰的利益诉求。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最大的诉求的什么?严查杨某媛的论文审批过程,或许是理解整个事件的突破口。
你在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杨某缓就是最极致的“不作不死”的典型。她原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潇洒转身,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她都没有珍惜。
3、
在图书馆拿到肖同学的道歉信后,她可以选择原谅。但她没有,而是向学校举报。
学校介入后,请来的肖同学的父母,希望双方能够协商解决。遇到这种事,肖的父母肯定是百般恳求,毕竟说不太清,而且孩子的学业和前途为大。杨某媛可以选择放过,但她没有,而是把事情捅到了网络。
学校对肖同学作出处分,想必也达成某种协议后,她可以选择到此为止,已经是一个收获满满的胜利者,而肖同学虽然背了处分,但只有12个月,他还有一线生机。但她没有,继续在网上发小作文对肖同学进行构陷,让肖同学一家陷入绝望,两位老人因此事先后离世。
最后一次,法院一审已经认定不构成性骚扰,这已经对杨某缓非常不利。她依然没放手,选择在社交媒体炫耀自己在香港读博,并持意要对肖同学“追杀到底”。
这才有了肖同学母亲的社媒发帖,触发了全网的预警机制,舆论风向发生了巨大的逆转。
很简单的道理,杀人不过偿命。不要说法院都没有认定性骚扰,就算是性骚扰,肖同学也只需要付出与他的行为对等的代价,而他现在付出的远不止于此。
而杨某媛在整个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冷血和心狠手辣,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让人不寒而栗,也让人对她的人品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样的人说的话可信吗?这样的人通过法考,读了博,最后进入司法队伍,不可怕吗?
4、
事实上,从一开始,杨某媛对肖同学做的一切,就是一次精准围猎。
至今在网上,仍有人在为杨某媛辩护,法院没有认定肖同学性骚扰,只是没有证据,疑罪从无,不代表肖同学没有性骚扰。而且肖同学确实有用手接触下体的动作,即便不是性骚扰,女生感到不适,误以为性骚扰曝光出来,也没有做错什么。
我一开始也不敢断言。但是详细阅读了判决书和网上传播的视频之后,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就是一次蓄意的诬告。
杨某媛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拍下了五段视频,这种反复的操作,但凡对面的肖同学抬头看一眼就会发现,从而停止自己的动作。但他没有,这倒未必是看书太认真,而是湿疹带来的生理性不适,让人无暇顾及其他。
必须承认,在图书馆抓挠敏感部位,肯定是不雅举动,也很难解释得清。这也正是肖同学最终写下道歉信的最重要的原因,他未必是屈从于学姐的气场和淫威,而是知道自己的行为不雅,被拍下来传播出去,同样是一件会让人自己丢脸甚至社死的事情。
他的幼稚或者说犯的最大的错在于,他不知道丢脸被潮嘲笑,和被指控性骚扰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而对于杨某媛来说,从一审判决书完全可以看出,她的态度也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从理性到非理性,从正常的指责到严厉的训斥和恫吓,她在一步步试探,当肖同学情绪彻底崩溃,表现出一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任人宰割的绝望神情时,她知道这是她的战利品,至于怎么享用,或许已经有了新的想法,亮出自己的獠牙。
5、
杨某媛就是人群中极为少见的那种“坏人”,可能表面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人性之恶却深不见底。她受过高等教育,读香港侵会大学的博士,智商肯定不会低。她应该很清楚地知道,她的行为足以毁掉一个刚上大一的学弟,毁掉一个年轻人的未来,毁掉一个家庭,但她依然选择毁灭。这份绝决和狠毒,甚至让我深深怀疑她是否有心理上的疾病。
毁人者自毁。杨某媛终将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代价,她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的,将自己推向了深渊。这看上去很爽很刺激,网友自发地实施了一次拯救行动,让正义回归。
但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只感到悲哀。哪个社会没有几个坏人、变态,一个正常的文明的社会,应该有足够的机制预防和阻止这些坏人和变态,而不是纵容和放任。
武汉大学校长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居然脱口而出“等上级安排”,真是让人一声长叹。校园里发生的事,不是摆事实、讲道理、搜证据、查真相,而是“等上级安排”,像个不懂事的孩子。
大学还有风骨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