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山水柳宗元
文/李寿谦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这是柳宗元的散文《小石潭记》的开头。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运城)。他是唐朝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中进士,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因参与王叔文改革,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与韦应物并称“韦柳”。著有《柳河东集》。柳宗元因政治上的失意,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他寄情山水。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为《永州八记》之一。读着文章,仿佛眼前呈现一幅幽美的山水画。隔着竹林,听到水声潺潺。好像挂在身上的玉环玉珮碰撞的声音。潭水清澈见底,潭底有不同形状的石头。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随风飘逸。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多条,好像在空中游动。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而又向远处游去,好像与游客一起娱乐。
顺着潭水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若隐若现,溪岸的形状犬牙交错,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柳宗元还写过一首诗《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写了千山万径,人鸟绝迹,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通过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形象,描写了一种极端的孤寂和永恒的孤独。在江天一色下,渔翁俯身垂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所有外物不再萦绕于怀,天地间如此纯洁,一尘不染,万籁无声。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仕途失意,孤独郁闷的心情。
文章情景交融,形象栩栩如生。作者欣赏美景,排解了心中的郁闷。暂时是乐了,但仕途的失意带来的郁闷却是挥之不去的。我想起苏东坡也多次遭贬出京,他胸怀豁达,不慕名利。在地方写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不知哪位哲人说过,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再给你打开一扇窗。正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们阅读古人的文章,不仅有美的享受,而且从中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感悟到人生哲理。通过对古文的学习,一定会给我们的人生以有益的启迪。
【作者简介】李寿谦(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师,大学学历,现退休,寓居宁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