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师赛今年是真的不一样,你说巧不巧,八个中国球员杀进正赛,场场有看头,真不是那种“陪跑型旅游团,谁都能整出点大活,最炸的还得数张安达那杆147分,算上范争一前阵子的满分杆,这赛季全球也就两次,都是中国人包揽,多少有点“内卷味道,球迷直呼不服都难,数据摆在那儿,比赛就是最硬的证据,这还不是高潮,赵心童三杆破百终结比赛,丁俊晖700杆破百里程碑,肖国栋逆转希金斯——你要说中国军团只靠情怀和口号,那可真不厚道
先说张安达这147,真不是凑巧打出来的“蒙一杆,第六局3-3平,心理压力拉满,他选择15颗红球全部贴黑走,整个流程只用7分12秒,速度快到裁判都没反应过来,观众席也有点懵圈,这种满分杆的难度,懂球的都知道,尤其是在比分胶着、局势胶着的情况下,能顶住压力还带点“表演欲,本赛季世界范围内只有两次147,结果都是“中国制造,这背后的训练量和心理素质,外行人很难想象
再看赵心童这边,数据直接拉开代际差距,六年职业生涯217杆破百,效率是丁俊晖的1.8倍,长台进攻成功率75%,比丁俊晖高了13个点,但防守成功率低9%,这其实就能看出中国斯诺克的“新旧交替,老一代讲究“磨控,慢慢耗、慢慢布阵,想打死对手的意志,新生代拼快速突击,平均18秒一杆,直接给对手整不会了,这种变化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丁俊晖用了18年才有700杆破百,赵心童6年快进模式,你说时代没变,肯定没人信
不过,这种“快攻流也有短板,赵心童长局制胜率就不高,本赛季长局制才52%,短局制能到68%,这下遇上凯伦·威尔逊,19局10胜的半决赛,体能和专注力都是新考验,前面三次赵心童全败,还都是短局制,这回真能打破魔咒吗,球迷其实心里没底,毕竟威尔逊刚6-3淘汰奥沙利文,状态正热,赵心童要想赢,光靠火力是不够的,还得顶住节奏和消耗的双重压力,这才是真刀真枪的考验
场外的故事也不少,丁俊晖和张安达的对决,老将刷出700杆破百成就,赢数据输了比赛,1-6被赵心童碾压,决胜局还在算防守线路,赵心童18秒一杆直接破局,这种风格碰撞,说白了就是一场中国斯诺克的代际传递,赛后丁俊晖主动拥抱赵心童,说“希望他拿冠军,这镜头有点像2005年亨德利对老丁的那一幕,respect这种东西谁都装不出来,球迷看着也有点唏嘘
肖国栋这边就有点“心魔色彩,5-2领先被卡特逆转,三赛点没把握住,第七局红球失误成转折点,数据摆出来,领先时关键球失误率31%,落后时才15%,说白了就是“领先焦虑症,打顺风局容易飘,打逆风球反而硬气,这种心理关口,要是迈不过去,再牛的技术也容易翻车,这也是中国选手冲击顶级荣誉的最后一道坎,心理素质不硬,关键时刻掉链子,前面铺垫再多也是白搭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斯诺克的职业化进程也在飞速补课,张安达那147分奖金相当于他半年训练的全部开销,赵心童团队里出现专职数据分析师,20岁的吴宜泽都配运动心理学家,和丁俊晖当年连教练都没有的年代比,现在小球员起点高了不是一星半点,这种“体系产出不是靠喊口号能实现的,红色风暴背后是实打实的资源和投入,谁还在说中国斯诺克靠天赋吃饭,那就是没看明白门道
最后,问题还是回到赵心童身上,这回能不能在半决赛打破长局制魔咒,能不能把快攻风格升级成全能模式,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考验,也是中国新生代能不能完成“接力的试金石,上海大师赛这波集体爆发不是偶然,从丁俊晖的破门到赵心童的狂飙,这条路越走越宽,当然,真正的顶流还得看能不能捅破“冠军天花板,等半决赛见分晓,球迷们也别只盯着一两个人的成败,毕竟现在中国斯诺克,已经不是“独撑一面的年代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