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铸军魂
军魂熔铸法徽,续写正义篇章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寻着习近平强军思想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我们开启致敬法院里的‘兵’专栏。
八一军旗的红,映着法徽的光。他们曾在集结号中奔赴,把热血浇筑成界碑;如今褪下戎装,将“为人民服务”的军旗下的誓言融入法院工作日常。
翻开过去的老照片,翻看这里的新故事,看军魂与法魂在时代感召下同频共振,看那些藏在岁月里的赤诚。
从“信号通达”到“正义抵达”
以贯通之力诠释担当
李宝萍,1989年3月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4907部队服役。1992年3月转业到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现任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 。
八一感言
从通信兵到法官,变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对“畅通”的执念。从前架的是电缆,现在架的是心桥;从前保障的是指令传递,如今守护的是人心所向。通信兵保的是信息畅通,法官求的是情理通达,本质上都是在疏通阻塞。 最难忘第一次敲响法槌,那声音比当年在靶场听的信号弹爆炸声轻得多,却震得我手心冒汗。想起新兵连考核连长说:“通信兵的责任,是让每个指令都准确抵达。”现在才懂,法槌落下的分量,是让每个诉求都被听见,让每份正义都精准送达。
从“军械护盾”到“多岗攻坚”
以军人硬核书写实绩
封聚权,1987年11月入伍,曾在兰州军区47军服役。2001年10月转业到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在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督察室工作,任四级调研员,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队员。
八一感言
三十余载岁月流转,从军营到法院,从与军械、弹药为伴的守护者,到执行攻坚、驻村扶贫的践行者,岗位在变,军人的担当底色与攻坚锐气从未褪色。1987 年踏入军营,军械工程的图纸上,我用毫米级的精准校准每一处参数,让装备性能达至最优;弹药仓库的值守中,我以 “零误差” 的标准筑牢安全防线;勤务连的锤炼中,我用 “不打折扣” 的执行力保障军需,让战友们心无旁骛投入训练。2001 年我进入法院,执行岗位上,梳理财产线索像拆解军械图纸般细致,化解执行难题如排除装备故障般果断;督查岗位上,延续仓库值守的 “纪律感”,对司法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严督细查,让公正的链条环环相扣;驻村扶贫时,我把勤务连的 “跑腿劲” 用在田间地头,协调修路引水,让 “司法温度” 顺着山路淌进老乡心里。
值此八一,敬那段用青春筑牢国防的岁月,更敬这份在司法沃土上持续耕耘的使命。
从“白衣护康”到“铁账守廉”
以专业精神践行使命
赵岩,1995年9月入伍,曾在解放军第十二医院服役。2004年转业到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现在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处工作兼任工会会计。
八一感言
时光流转,从军营到法院,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藏在骨子里的赤诚与坚守。1995 年秋,我穿上军装踏进新疆呼图壁军医学校的校门 ,病房里的听诊器、药房中的药戥子,教会我的不仅是精准与细致,更是 “救死扶伤” 四个字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 每一个数据不能错,每一次配药不能差,就像战士对待手中的钢枪。2004 年转业来到宝鸡中院,算盘换成了计算器,病历变成了账本,但 “精准” 二字始终是我的工作标尺。会计台前,每一笔收支核对、每一张报表编制,都像当年在医院核对医嘱般严谨;工会账目中,每一分钱的用途、每一次福利的发放,都连着同事们的期盼,如同当年惦记着病房里患者的康复。从救死扶伤的 “战场” 到精打细算的 “岗位”,军装虽脱,军人的底色从未褪色:对工作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对细节的较真,早已刻进日常。值此八一,致敬那段白衣执甲的军旅岁月,更感恩这份在数字间坚守初心的新使命 —— 无论听诊器还是算盘,都是守护的另一种模样,而我,永远是那个 “时刻准备着” 的兵。
从 “戍边守国土”到“守档护正义”
以军旅担当托举微光
杨永红,1985年10月入伍,曾在新疆昌吉军分区边防第二团服役,2000年7月转业到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现任金台法院综合办公室干警、区法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八一感言
十五年的军旅生活锤炼了我的意志,教会我责任与担当。2000年我脱下军装,换上法院制服,角色虽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未改。初到法院后勤岗位,我以军人特有的执行力,从出车、维修到物资调配、后勤保障,展现过硬作风。此后调入档案室,面对堆积如山、层层叠叠的卷宗,我深感责任重大。每一份档案都是司法公正的见证。整理、归档、保管......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更需要耐心与敬畏。我曾为一份尘封多年的旧案卷找到归宿而欣慰,也曾因协助同事调取关键证据而欢喜。档案室的方寸之间,让我体会到“守护即是责任”。回首三十余载,虽无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平凡中的坚守同样让我自豪。感谢部队的培养,法院的信任和同事的支持,未来我将继续以军人的底色和法院人的敬业精神,脚踏实地,为司法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握枪砺剑”到“把舵护航”
以钢铁作风托举平凡
谢博锋,1998年12月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1906部队 服役。2009年进入岐山县人民法院,现任岐山法院综合办公室车队队长 。
八一感言
曾经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如今紧握方向盘守护正义。从铁马秋风的军营到法治昭彰的征程,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融入血脉的军人本色。在法院办公室的每一天,我始终以战士的姿态要求自己: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自我要求精益求精,确保每项任务都像执行军令般万无一失。那些在军营里淬炼出的纪律意识、磨砺出的责任担当,如今都化作保障司法工作高效运转的坚实力量。值此八一建军节,向永不褪色的军旗敬礼!我将永远带着军人的风骨与作风,在平凡岗位上续写对使命的忠诚,对信仰的坚守。
从“军徽闪耀”到“蓝甲护庭”
以战位精神筑牢防线
王文凯,1989年3月入伍,曾在北京军区70师51407部队服役。1992年6月进入千阳县人民法院,现任千阳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
八一感言
从部队到法院,从士兵到法警,虽角色转变,但初心不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军旅生涯坚定了我对党忠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培养了我吃苦耐劳、勇毅担当的品格。从部队转业后,我入职人民法院从事法警工作,从军装绿到法警蓝,身份在变,角色转换,但不变的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和一切为了人民的工作态度。我始终坚持把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入平时工作中,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严于律己,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司法警察。
从“炮阵测准”到“法槌定分”
以军旅精度锚定公正
李鹏兵,1987年10月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4859部队服役。1995年7月转业到麟游县人民法院,现为麟游法院一级法官。
八一感言
曾经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在军队中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如今身着法袍,手持法槌,将正义的天平稳稳托起,从天水军营的炮兵阵地到人民法院的审判法庭,角色在变,初心未改。部队锤炼的“直线加方块”作风,让我养成了工作的严谨标尺——阅卷必逐字核对,庭审必查清细节,就像当年测算弹道参数,分毫不能差。军装虽脱,“冲锋在前”的担当依旧刻在骨子里。忠于党、忠于组织、忠于自己的岗位使命,于我而言,法徽下的坚守,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站岗。
从“沙场点兵”到“执行攻坚”
以钢铁意志守护公平正义
杨文明,2002年12月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8206部队服役。2019年进入岐山法院工作,现为岐山法院执行警务中队法警 。
八一感言
警徽映初心,戎装铸忠魂。从沙场点兵到执行攻坚,部队锤炼的钢铁意志,早已化作破解“执行难”的利刃。执行路上,军人的雷厉风行是我攻坚克难的底气,战士的赤子之心已融入司法为民的温情。每一次规范执法,都是对法治信仰的坚守;每一声善意劝导,都是司法温度的传递。军营熔铸的坚韧品格,正悄然转化为规范文明执法的力量。我将继续以战士的姿态,在执行“战场”上守护公平正义,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为法治事业不懈奋斗!
从军营到法院
他们把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的基因,
转化为 “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的行动。
八一建军节,
向所有法院系统的退役军人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