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张科长,这份档案有问题。"年轻干事指着桌上的材料。
"哪里有问题?"张科长接过来,目光落在政审表最后一行备注上,手指微微颤抖。 "您看这里——"
"我看见了。"张科长打断他,将材料压在手下,"先别声张。"
01
三月的傍晚,胶东半岛的天空像被人撕开了一道口子,橘红色的光从裂缝里漏出来,洒在王家庄村委会门前的水泥地上。
王磊蹲在公告栏前,盯着那张白纸黑字的公务员笔试公示名单。
数字在他眼前跳跃。第一名:张明,72.5分。第二名:李华,71分。他的目光一路向下滑,直到最后一行:第十名:刘强,68.5分。再往下,用红笔圈出的一个分数:王磊,67.5分。
一分。就差一分。
王磊的手撑在膝盖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左手虎口处有一道浅浅的疤痕,是三年前在工地上留下的,现在隐隐发痒。他用右手去摸那道疤,动作很轻,像在抚摸一个不愿愈合的秘密。
"王磊。"有人在叫他。
他转过头,是村口卖西瓜的老农李大爷。老人推着三轮车,车斗里还剩几个瓜,其中一个裂了皮,红瓤子露在外面,像一张咧开的嘴。
"又没考上?"李大爷问,声音里没有惊讶,仿佛早就知道答案。
王磊点点头,站起身。膝盖有些麻木,他跺了跺脚。
李大爷从车斗里挑出那个裂皮的西瓜,掰下一块递给他:"吃点甜的。你妈又去庙里给你求签了,住持说你今年有贵人。"
王磊接过西瓜,咬了一口。汁水很甜,但他尝不出什么味道。"谢谢大爷。"
"这是第几次了?"
"第四次。"王磊如实回答。前三次的分数他记得清楚:第一次差3分,第二次差1.5分,第三次差0.8分。每一次都在逼近,但每一次都功亏一篑。
李大爷摇摇头,没再说什么,推着车子走了。三轮车的轮子在水泥路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渐渐远去。
王磊站在公告栏前,看着那个用红笔圈出的67.5分。公告栏的玻璃有些脏,上面贴着村里的各种通知:计划生育检查通知、环境卫生整治通知、还有几张寻人启事。其中一张寻人启事已经贴了大半年,照片上的小女孩笑得很甜,但边角已经卷起,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天色越来越暗。村子里开始有炊烟升起,白色的烟柱在黄昏的光线里显得格外分明。远处传来母亲喊他回家吃饭的声音,嗓音在空旷的田野里传得很远。
王磊最后看了一眼那个67.5分,转身往家走。
王家在村子的东头,是一排低矮的砖瓦房。门口种着一棵老槐树,现在还没有叶子,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像一双干瘦的手。
母亲李梅正在厨房里忙活,锅里煮着白菜豆腐,简单但香味扑鼻。她听见脚步声,从厨房探出头来:"回来了?饿了吧,马上就好。"
王磊在堂屋的桌子边坐下。桌子是十几年前买的,漆已经斑驳,但擦得很干净。桌上摆着几样小菜:拌萝卜丝、腌咸菜、还有一小碟花生米。
"考得怎么样?"李梅端着两碗白菜豆腐走出来,动作很轻,仿佛怕弄出太大的声音。
"还是差了一分。"王磊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豆腐。
李梅的手停在半空中,然后慢慢放下碗,在王磊对面坐下:"一分啊..."
她没有说安慰的话,也没有表现出失望。只是静静地坐着,偶尔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白菜。母子俩就这样安静地吃着晚饭,只有筷子碰撞瓷碗的轻微声响。
饭后,王磊去院子里洗碗。井水很凉,他的手在水里显得格外白。洗到一半,他停下来,看着井水里自己模糊的倒影。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弯弯的,像一个不完整的句号。
"磊子,"李梅在身后叫他,"明天还去镇上吗?"
王磊点点头:"老张说快递堆了不少,需要人手。"
"那就早点睡,别太累了。"
王磊洗完碗,回到自己的房间。房间很小,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书桌上摆着厚厚的公务员考试资料,每一本都翻得发黄,密密麻麻地记着笔记。最新的一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还夹着一张准考证,上面的照片里,王磊穿着白衬衫,眼神坚定,看起来充满希望。
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村子里很安静,偶尔有狗叫声传来,然后又归于寂静。他想起白天那个67.5分,想起李大爷说的话,想起母亲眼中一闪而过的黯淡。
一分,就差一分。
02
四月的阳光比三月温暖了许多。王磊在镇上的快递分拣站里搬运包裹,汗水顺着额头流下来,滴在水泥地上很快就被蒸发。快递站不大,但货物堆得满满当当,从早到晚都有车辆进出。
老张是快递站的老板,五十多岁,说话声音很大,手里总是夹着一根烟。他对王磊不错,知道他在准备考试,活不重的时候就让他早点回去复习。
"王磊,这批货要送到县里去,你开车还是让小李去?"老张问。
王磊正在给一个包裹贴标签,包裹上写着"易碎品,轻拿轻放"。他抬起头:"我去吧,小李昨天跑了一天,让他休息。"
正说着,王磊的手机响了。他以为是家里人,没太在意,继续手上的活。但手机一直响个不停,老张催促道:"快接电话,别是急事。"
王磊擦擦手,掏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是市里。他有些疑惑,按下接听键。
"喂,是王磊吗?"电话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很正式,带着明显的官方口气。
"我是。"
"我是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有个情况需要通知你,排名第一的考生张明主动放弃面试资格,按照规定,你作为第一递补,有资格参加面试。"
王磊握着手机的手僵住了。周围的声音仿佛突然消失,只剩下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
"请问你听清楚了吗?"电话里的声音又响起。
"听...听清楚了。"王磊的声音有些颤抖。
"面试时间是四月二十八日上午九点,地点在市政府大楼三楼会议室。请携带身份证、学历证明等相关材料。还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谢谢。"
王磊挂断电话,手机差点掉在地上。他在原地站了好几秒,然后突然笑了起来,声音很大,把正在分拣包裹的同事们都吓了一跳。
"怎么了?中彩票了?"老张问。
"比中彩票还好。"王磊说,"我要去面试了。"
他激动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捏着手机想给母亲打电话,但又怕影响她干活。最后他跑到外面,对着天空大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引来几个路人奇怪的目光。
回到快递站,王磊干活格外卖力。他搬运包裹的动作很快,但很小心,每一个包裹都轻拿轻放。在搬一箱红酒的时候,他一时激动,用力过猛,箱子边缘的钉子划破了他的手心。
血珠从伤口渗出来,正好落在左手虎口那道旧疤上。王磊看着鲜红的血滴,想起三年前那个下雨天,想起医生给他缝针时说的话:"这个位置的疤痕不容易消失,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怎么了?受伤了?"老张走过来,看见他手上的血。
"没事,小伤。"王磊用纸巾包住伤口,"老张,我要请几天假,准备面试。"
"好,你去准备吧。"老张拍拍他的肩膀,"加油,别紧张。"
当天下午,王磊提前下班回家。路上他买了一袋母亲爱吃的杏仁酥,还有一瓶好酒。虽然家里不常喝酒,但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到家的时候,李梅正在院子里晒衣服。看见儿子拎着东西回来,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妈,我有好消息告诉你。"王磊把东西放在桌上,"我要去面试了。"
李梅手里的衣夹掉在地上,她愣了几秒,然后快步走到王磊面前:"真的?"
"真的,人社局刚才打电话通知我的。"王磊把通话记录给她看,"第一名放弃了,我递补进去。"
李梅看着手机屏幕,眼圈慢慢红了。她没有说话,只是用手背擦了擦眼睛,然后转身继续晒衣服。但王磊能看出来,她的动作变得很轻很慢,仿佛怕弄坏了什么珍贵的东西。
晚饭时,李梅做了四个菜,比平时多了两个。她还开了王磊买的那瓶酒,自己也喝了一小杯。
"你爸要是知道,一定很高兴。"李梅说,眼睛又有些红。
王磊的父亲三年前因病去世,临终前最担心的就是家里的生计。王磊当时在工地打工,一个月挣不了多少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是父亲建议他考公务员,说这是个稳定的工作,能让家里人安心。
"妈,我一定会考上的。"王磊举起酒杯。
"嗯,妈相信你。"李梅也举起杯子,轻轻碰了碰。
03
面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王磊提前一天到市里,住在一家小旅馆里。旅馆不大,但很干净,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说话很和气。
"明天面试?"老板问。
"是的。"王磊正在检查明天要带的材料。
"别紧张,我儿子去年也考过,没考上,今年又在准备。"老板说,"这种事情,运气也很重要。"
王磊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把材料整理好,放在床头柜上,然后拿出那件白衬衫仔细检查。这件衬衫是为了第一次面试买的,洗过很多次,领口和袖口都有些磨损,但很干净,熨得很平整。
第二天早上,王磊起得很早。他在旅馆楼下的小餐厅吃了早饭:一碗白粥,两个包子,一盘咸菜。食物很简单,但他吃得很仔细,没有浪费一粒米。
八点半,王磊到了市政府大楼门口。大楼很高,外墙是灰白色的,看起来很庄严。门口有保安在检查证件,王磊排在队伍里,前面是几个穿着正装的年轻人,看起来都很紧张。
"面试的在这边登记。"保安指向一张桌子。
王磊走过去,递上身份证。工作人员核对了信息,给他一个号码牌:15号。
"你是最后一个。"工作人员说,"在三楼候考室等着。"
候考室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有男有女,年龄都差不多。王磊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环顾四周。每个人都在看资料或者闭目养神,气氛很紧张。
坐在王磊旁边的是一个女孩,大概二十五六岁,穿着黑色套装,看起来很职业。她正在翻看一本笔记,笔记本的封面已经磨得发亮。
"第一次面试?"女孩小声问。
"算是吧。"王磊回答。
"我也是。"女孩说,"准备了好久,就怕出错。"
正说着,女孩的身份证从笔记本里滑出来,掉在地上。王磊弯腰帮她捡起来,递回去的时候看见她的名字:陈雨。
"谢谢。"陈雨接过身份证,突然看见王磊手心里攥着的面试笔记。笔记的边角被汗水浸湿,有些发皱。"你很紧张?"
王磊看看手心,笑了笑:"有点。"
"我也是。"陈雨说,"不过我觉得你应该没问题,看起来很踏实。"
时间过得很慢。一个小时后,开始叫号。第一个进去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男青年,大概二十分钟后出来,脸上看不出表情。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到了中午,轮到陈雨。她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对王磊说:"我先进去了,你加油。"
"你也加油。"王磊说。
陈雨进去了大概十五分钟,出来的时候脸色有些苍白。她走到王磊身边,小声说:"题目不算难,但考官很严肃。"
下午两点,终于轮到王磊。他站起来,深吸一口气,敲门进入面试室。
面试室很大,正中央放着一张长桌,五个考官坐在对面。主考官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戴着眼镜,表情严肃。
"请坐。"主考官说。
王磊坐下,背挺得很直。他的白衬衫在灯光下显得有些旧,但很整洁。
"请先自我介绍。"主考官说。
王磊清了清嗓子,开始自我介绍。他的声音很稳,带着明显的胶东口音,但吐字清楚。他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28岁,大学本科,农村出身,父母都是农民。
"你为什么报考我们的基层岗位?"一个女考官问。
王磊想了想,说:"我爹走那年,全村人凑钱送葬,我想守着这片地。"
这句话说出来后,面试室里安静了几秒。几个考官交换了一下眼神,主考官继续问下一个问题。
面试持续了二十分钟。王磊回答每个问题都很认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很真诚。说到激动处,他的左手会不自觉地摸一下虎口那道疤痕。
"好的,面试结束。请在外面等候通知。"主考官说。
王磊站起来,向考官们鞠了一躬,然后退出面试室。走出来的时候,他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04
五月底,面试结果出来了。王磊排在第二名,顺利进入体检和政审环节。体检很顺利,各项指标都正常。接下来就是政审,这是最后一关。
市人社局的政审工作由张科长负责。张科长四十五岁,在人社局工作了二十年,专门负责公务员录用的政审工作。他的办公室在二楼,不大但很整洁,办公桌上摆着一个小相框,里面是他女儿的照片,旁边放着一个平安符,是女儿去庙里求来的。
张科长是个很严谨的人,审档案时从不马虎。每一份材料他都要仔细核对,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十年来,经他手的档案有上千份,从没出过错。
王磊的档案是周二下午送来的。张科长先看了基本信息:王磊,男,28岁,山东胶州人,大学本科学历,父亲已故,母亲务农。学历证明、户籍证明、体检报告,一切都很正常。
然后是无犯罪记录证明。张科长拿起这份证明,准备例行检查一下。
格式标准,盖章清晰。但就在他要把证明放到一边的时候,目光落在了最后的备注栏上。
下一刻,看清内容之后,张科长的手停在半空中,额头瞬间渗出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