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行
段兆军
第8节、羊卓雍措
甘巴拉盘山公路
8月11日早晨6点,早早起床,急忙赶到布达拉宫西侧药王山脚下旅客集散地,趁车赴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参观。汽车沿拉萨河向西南顺流而下,到曲水县跨曲水大桥,沿险要漫长、蜿蜒曲折、长达25公里的盘山公路上甘巴拉山口去领略神秘圣湖羊卓雍措美景。
1975年夏,我去拉萨取回我的个人档案时,曾路过羊卓雍湖。汽车过曲水大桥攀越甘巴拉山左拐右旋的盘山公路,这段又窄又陡又险又长的沙土路行车十分危险。当天正好刚下过一场大雨,而快到山口处却被白雪所覆盖,油泼蒜般的雨雪路面泥泞湿滑,汽车在慢慢爬行,快到山口拐弯时和一辆下山车辆相遇,对面车见状,急忙踩刹车避让,不料车轮滑动直向着我们车辆滑来,危机时刻,只见对面司机急忙将方向盘打向路右,滑向山根逼停,避免了一次事故,让我们虚惊一场,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当然也记忆尤新。当天,在再次经过那个拐弯处时,虽然路面早已是宽阔平展又有路边护栏的柏油公路,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提前寻找那个让人难忘的地方。
美丽绝伦的羊卓雍措
羊卓雍错藏语意为碧玉湖,是青藏高原南部、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位于西藏山南市贡嘎县和浪卡子县境内甘巴拉山下,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湖面海拔4456米。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闭性内陆湖泊,湖水面积638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23.6米,湖岸线250公里。
羊卓雍湖鸟岛和鸟类数量均为全国罕见。这些岛屿上,均有各种鸟类出没和栖息。除鸟类外,栖息在羊卓雍措湖流域的野生动物种类极为丰富,哺乳类有雪豹、盘羊、猃痢、水獭、野驴、岩羊、黄羊、獐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
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达海拔7000多米。站在甘巴拉4998米山腰观景台处俯瞰如大鹏展翅的羊湖,但见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群山环伺,白云朵朵,湖光山色,冠绝藏南。
奇特吧,昔日凶猛无比的藏獒现在竟然成为游客们掌上玩物。
甘巴拉雷达站(网络图片)
羊卓雍措观景台其实也就是甘巴拉半山口。甘巴拉,藏语意“无法超越的山”,是前藏与后藏的习惯分界线,终年积雪不化。从海拔4998米的山口再往东上行376米就是位于海拔5374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藏空军某部甘巴拉雷达站。1965年,这里设立了世界最高的人控雷达站。几十年来,驻站官兵在高寒缺氧、极度艰难的雪山上践行“缺氧不缺精神,山高标准更高”的崇高誓言,创造出了一个个人间奇迹。我们会宁籍林红卫、蒲天弟等10多位老战友曾在这里战斗生活,监守祖国的蓝天多年,其精神值得敬佩。
这条公路也是拉日南线公路,从拉萨出发经曲水上山,到山口后向西下坡,沿羊卓雍湖绕行几十公里后又翻山经浪卡子、江孜、白朗到达日喀则,再从日喀则向东40多公里到达日喀则场站,全程约350公里。相较于从拉萨经羊八井到日喀则280公里的拉日公路北线(即原中尼公路),南线公路虽路途远,但比较平缓安全。
旅游不走回头路。本来按旅游计划去日喀则是从南线去绕一圈再从新修的中线回拉萨,但因下雨公路水毁无法通行,只好参观羊湖后又下山返回到曲水,转入新修建的中线318国道向日喀则驶去,开始了我心目中真正的第二故乡圆梦之旅。如果说,第二故乡行的前几天主要是参观“美丽的西藏”、体验藏东南令人神往的美景的话,明后两天则真正开始我曾经战斗多年难舍难忘的日喀则后藏那“可爱的家乡”之行。
(未完待续)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段兆军:甘肃省会宁县人,1972年11月入伍,在空军西藏日喀则场站警卫连服役4年,1977年3月退伍后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现退休在家。
作者:段兆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