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上头了?打开微信喊一声“over over”,就自动发出消息,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拿对讲机喊“收到收到”的年代。
今天这事儿上热搜了,微信灰测的新功能:“对讲机语音发消息”突然火了。
有多火?朋友圈、微博、微信群里全是朋友在玩这个,甚至还有人用“over over over”连续发三条语音
但咱先别只看热闹,这事儿其实值得认真讲一讲。
微信这次并不是搞什么技术突破,语音转文字这种事,它早就能做得又快又准。但这次亮点不是“它能转”,而是它怎么让你愿意用它去转。
“对讲机”按钮出现在输入框右边,点一下,微信实时转你说的每个字。但最妙的地方是,只要你结尾说一声“over over”,它就立刻把内容发出去了。别小看这两个词,这其实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社交仪式”。
我们现在的社交环境,太强调效率了。打字快、语音短、消息秒回,结果呢?聊天反而变成负担。微信这次反其道而行之——不追求快,而是追求有意思,甚至有点“玩”的味道。这其实是微信少有的、带着“情绪张力”的更新。
从产品视角来看,这设计非常聪明。它没有打破微信一贯的简洁,而是以一种“游戏化”的语言交互入口,自然融入熟人社交里。
你说完话、喊声“over over”,朋友那边立刻收到,就像你们在不同房间,用无线电喊话,一种熟悉的互动感立刻回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它激发了用户参与感——你不是在用工具,而是在“扮演角色”。
这就让人停不下来了。你看,那些喊“over over”的网友,其实不是在测试功能,而是在体验一个角色——“我现在是对讲机里的那个人”。
当然,目前这个功能还在灰度阶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上。但以我对微信的了解,这种“有温度的功能”如果用户接受度高,后面很可能成为正式入口。你说它没什么用?
但请想想,我们是不是很久没有在微信里,笑着发一句消息了?
所以这波操作,我愿称之为:用一句“over over”,给枯燥社交加点人情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