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两军内外夹击,如疾风暴雨。板垣师团不支,仓皇撤退。”
板垣征四郎是日军的先锋,此人的特点就是精力格外旺盛,极其好战。他参加过“九·一八”、“一二八”,一路从大佐晋升为中将。到我国全面抗战开始时,板垣征四郎率领着在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成名”的第五师团,被称为板垣师团,在日军中有“钢军”之美誉。
板垣师团在中国侵略期间,先后对阵中国七十多个师,鲜有败绩,这支在日军中最负盛名的师团,却被一支杂牌军击败了。
“所向披靡”的板垣师团第一次在中国尝到失败的滋味,是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参战的115师是八路军的主力,参加平型关伏击的战士,几乎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斗争经验丰富,革命意志坚定。而后来再次让板垣师团溃败的,竟是一支远不可与115师相比较的杂牌军,他们的统帅,还是个瘸腿的老大爷。
论及板垣师团的溃败,要从板垣师团本身和那支杂牌军两个方面来说。
板垣征四郎成名因为他好战善战,失败因如此。平型关一战,板垣师团败给了115师和陈长捷所部,但之后又仅用一天时间从擅长守城的傅作义手里拿下了太原。一时间日军内无不称赞“钢军”,板垣师团已成为华北最精锐的日军主力。
而后的忻口会战,短暂休整补充后的板垣师团仍如打了鸡血一般,但毕竟伤了元气,这是为他的临沂之败埋下了伏笔。
1938年初,日军攻占了上海、南京,欲沿津浦路北上进攻徐州。板垣师团企图与矶谷廉介师团相呼应,直扑临沂,而后对徐州两面包抄。
趁着板垣在青岛与海军“打官司”,李宗仁急寻战将。第五战区韩德勤所部是江苏保安队的底子,战斗力不行;东北军出身的缪澄流在长城抗战时就打得很勉强,也不行。选来选去,李宗仁选中了一位老西北军的老将——庞炳勋。
庞炳勋一腿有伤,外号“庞瘸子”,彼时已年近六旬,一把年纪还在军中任职,又被称为“军中不倒翁”。他的“庞军团”第四十军,也不是什么大规模合成兵团,只不过是5个步兵团拼出来的。
一把年纪还不“退休”的庞炳勋,在西北军中就是个“小弟”,无论是地盘还是枪杆子,都比不过宋哲元、韩复榘、石友三。因此他在国民党中央那里很不受待见,李宗仁却对他礼遇有加。
庞炳勋愿意出战,但是有条件,一是不要裁他的兵,二是给他补充枪支弹药,李宗仁都答应了。庞炳勋于是向李宗仁郑重起誓:“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长官请放心,我这次决不再保存实力,一定同敌人拼到底。”
庞炳勋的特点,就是圆滑老练。对上峰从不说得罪人的话,对下属给足了关怀。因此,从老西北军时代起,他的“庞军团”一次次成为欺软怕硬的对象,一次次被打散,但打来打去还是那么多人。他的兵就像放出去的鸽子,打散了自己会归队。
庞炳勋率四十军在临沂安营扎寨后得到情报,敌军已兵发莒县,来的是一股伪军。考虑到伪军的战斗力,庞炳勋只派了一个旅去驰援。而真正到莒县的是板垣师团。守在莒县的部队还不如韩德勤的保安队,是刘震东所帅的“游击纵队”,很多士兵连枪都没有,还在使用大砍刀、红缨枪。
但刘震东誓与莒县共存亡,在城头指挥作战时以身殉国。到第二天,庞炳勋派来的一个旅也守不住了,只得退守汤头镇。板垣师团以一个师团的优势兵力,并配属一山炮团,一骑兵旅,向庞统勋部扑来。庞炳勋也把守汤头镇的两个团上升到三个团,与日军展开厮杀。
庞炳勋率领军团全体将士,据城死守,日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连日反复冲杀,死伤惨重,仍无法攻克。李宗仁回忆录中提到过那次阻击:“敌军穷数日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
板垣见强攻不下,又派出一支小分队从沂蒙山区穿过,企图偷袭临沂。但是姜还是老得辣,庞炳勋消息灵通,紧跟着派出了一支预备队。这支预备队,就是他请李宗仁不要裁兵的那个团,是他的5个团中战斗力之首。
预备队战斗力不错,运气也好,捡到了一只日军飞机扔下来的袋子,本是空投给板垣小分队的。里面有一份文件很有价值,日军将派六辆汽车来接应板垣小分队。
庞炳勋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伏击日军汽车,最终击毁三辆,俘虏一辆。庞统勋让人在战利品上贴上了“俘虏日军之装甲车”的字样,开到临沂司令部门口展览,大大地鼓舞了士气。
如果说伏击汽车靠的是运气,那么汤头镇一战靠的是实力。“庞军团”作为杂牌军,作战风格就是死缠烂打、寸土不让,战士们成立了敢死队,白天猛攻,晚上偷袭,频频打乱敌方阵脚。最激烈的时候,伤员、伙夫都加入了战斗。就是这种毫无章法的死缠烂打,击退了板垣师团,化解了临沂的第一次危机。
当时在徐州,有一个数量不小的观战团,其中有中外记者、英美武官,都拿着望远镜在观战。他们都没有想到,日军最负盛名的“钢军”,竟受挫于一支名不见经传的杂牌军。
战报发布会上,一个美国记者说“拿破仑说过,一只狮子率领的绵羊部队,永远要比一只绵羊率领的狮子部队强,庞将军是东方雄狮。”庞炳勋回答:“过奖,我本来是一只绵羊,是战火把我变成了一只狮子,我的部队原本就是狮子,现在是更厉害的狮子了。”
这是庞炳勋三十八年戎马生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而后形势万分危急,部下劝他撤退、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但庞炳勋拒绝了:“我年将六十,一腿尚瘸,毫无牵挂,今日能为国杀敌,生而有幸啊!”
参考文献:
《兰台世界》2011(07)《临沂战役中的张自忠和庞炳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